另外有些人盡管一直關注事件,但他們并不關注新的證據,他們只是想跟著一邊的人對另一邊的人進行攻擊,然后覺得自己的聲音也很大,很了不起,他們在站了一次隊之后,就徹底站在那里不再挪動。他們真正關心的不是真相,而是“我是對的”這件事本身。
任何能短時間真相大白、正義不遲到的事件,都是幸運的。
一旦戰線被延長,事情就變得越來越不可控。辟謠,傳謠,傳謠式辟謠,辟謠式傳謠最后真假難辨。想要混淆視線、污染真相,辦法實在太多了。張近山也看過太多事情在長達數年后水落石出,然而真相無人問津,流言早已成了“真相”根深蒂固。
現在他們的團隊竭盡全力,各方配合,終于抓到了黑客,也掌握了證據,但這還不夠。如果不能把聽信謠言的100個人,拉回來半數以上,韓覺他們就會陷入被動。那些盼望著韓覺倒下的同行們,絕對會渾水摸魚、煽風點火、落井下石,帶頭質疑黑客是假的,是替罪羊。
因此需要一個時機。一個能把最初聽信了謠言的人,重新把視線投過來,然后一錘定音的時機。但這個時機在短時間內顯然并不好找。
在我也是的浪潮下,幾乎每天都有新鮮的八卦。韓覺在其中話題性最大,但人們的精力也很有限,一個瓜反復吃會吃膩的。盡管韓覺的黑鏡、王慶均的發言、網友針對黑客的疑點,都拉回了一些理性的關注,并且讓一些噴子感覺自己遭到了冒犯,但一個星期后,除了最堅韌不拔的韓黑,路人們還是不可避免地關注了其他事。哪怕韓覺這件事的受害人是個未成年。一個至今不知身在何處的無名受害人,終究比不過在屏幕前大肆討要說法的明星受害者。
就在張近山思索如何制作出那個時機的時候,辦公室的門口突然有人叫他
“張經理。”
張近山和秦曉彤轉頭看過去,看到一位職員正站在敞開的辦公室門外。
“怎么了”張近山面色一肅,讓職員進來。他認得全工作室的每個職員,知道走進來的這個職員是負責網絡輿情監測的,最近這些日子,一旦網上那些針對韓覺的小道消息、虛假造謠轉發數超過了500,都是這位職員過來匯報的。此時職員過來,一定是網上又出現了針對韓覺的負面報道或者消息。
職員拿著平板電腦走進來,匆匆跟秦曉彤問了聲好,然后就把平板展示給“二十分鐘前歌手的總導演闌海發了一條微特,帶了一個視頻,是有關老板的。”
“闌海”張近山皺了皺眉,沒想到會聽到闌海的名字。短短幾秒時間里,他的心思已經轉了幾轉,猜測是不是韓覺之前拒絕參加歌手,于是被闌海懷恨在心,所以此時落井下石,翻出一些以前的黑歷史
張近山一邊接過平板,一邊在想著之后要怎么對付闌海了。
定睛一看,只看到闌海的微特上這樣寫
事情鬧了這么久,我一直沒有出聲。因為我知道如果世道還有公正的話,遲早會真相大白。但我還是忍不住了,因為聽完波西米亞狂想曲之后,我太擔心韓覺了,我擔心我再不說點什么的話,韓覺就要被你們害死了
我從一開始就不相信韓覺會對孩子犯罪,因為這樣一個邪惡的罪犯,是不可能每個月都把三成的收入用作兒童慈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