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行回答了好多這方面的問題,聽口氣他根本就沒資格考鋼琴系嘛,于是老師們開始問專業問題。
不同于李迎珍的期待,楊景行始終很謙虛,每個問題的回答都點到為止,沒有長篇大論。聽起來,他只是個基礎不錯的考生。
賀宏垂也是來當看客的,不說話,但是有時候會瞟那些提了樂理知識的同事。楊景行是他的重點培養呢,你當一個數學教授的面那么嚴肅認真地問他的學生知道不知道乘法口訣是什么意思
不過那些老師漸漸也覺得看一數學系的學生那么嚴肅虔誠地背誦乘法口訣沒什么意思,于是再次進入演奏階段。
老師們由簡入難的點歌,先是一些很基礎但是考驗情緒的,然后是有點難度的練習曲,再是又有技巧又有情緒的。老師們不擔心楊景行難堪,直接要求什么曲子的那一段,或者多少小節到多少小節彈到貝多芬的悲愴片段時,都已經三點了。原定一個小時的,已經到了。
可是沒人記得起,老師們邊討論邊繼續,可叫楊景行在這里彈鬼火也沒意思。這些人集思廣益后拿出殺手锏“李教授的那張cd,你是什么時候錄的在哪里錄的”
楊景行誠實“上學期快放假的時候,在我兼職的宏星唱片公司錄音棚。”
有人不知道“兼職干甚么”
楊景行怯生生“寫歌。”
“讀雙學問還兼職”
“我會以學業為重。”
系主任回到正題“為什么要錄這張cd錄給誰聽”
楊景行說“因為我一直在練琴,在浦音的第一個學期結束了,想到這學期還要考試,所以想對自己做個總結,盡可能多的發現自己做得不夠的地方,給李教授聽是麻煩她指導我。”
有人說“我們都聽過了”
楊景行感激“這也是我喜歡學校的原因之一,不管那個老師,我去請教的時候都是熱心的幫助我。”
李迎珍淺笑,你們這些小兒科問題還想敲出楊景行的破綻不成
另一個和李迎珍差不多年紀的女教授突然說“既然作曲系,即興應該沒問題,給你三分鐘,即興一段奏鳴曲式。”
所謂奏鳴曲式,簡單的說就是要把一些主題呈現,發展,然后再現。因為奏鳴曲式結構比較復雜,要求精細,所以即興奏鳴曲是個很新鮮的說法。但是也沒人見義勇為,說這個要求過分了。
楊景行沒思考三分鐘,只坐了兩分鐘后就開始演奏了。聽了幾十秒后,大部分人都深沉狀,只有后排的喻昕婷在笑,偷笑。那不是她的主題么楊景行看似認真,但還是被喻昕婷逮住了看向她的視線。喻昕婷笑得更詭異了,但不敢有身體動作。
一共三個主題,楊景行都拿出來了。不管他是不是天才,要他即興一首奏鳴曲,別說三分鐘,半個小時也難,幸好有這兩天的構思才不至于丟人現眼。
其實楊景行進鋼琴系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了,一個多小時下來他雖然沒得到表揚,但是已經讓老師們捉襟見肘。不過教授不能給學生一點難題或者一些批評,實在是對不起自己的身份,所以才有了“即興奏鳴曲式”的想法。
楊景行開始彈的時候,老師和學生們都以為這將聽到的是一堆堆非常糟糕的音符,至少也是牽強晦澀的。
可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是楊景行大部分時候都是有條不紊的,不但如此,他的“即興思路”還十分清晰,三個主題新穎的呈示手法,后面各種出乎意料的發展變化,根本沒一點即興的影子。
尤其是曲子還很好聽。即興演奏和即興伴奏不同,沒人指望出來多么精彩的樂章,偶爾有一兩句好的就算撿到寶了,聽即興,說好聽點就是嘗試去感受演奏者的感情,而不是要耳朵享受。可是楊景行的旋律線條非常好,鑲嵌著主題的樂句一個比一個精彩整首曲子的情感變化十分自然而理性
當然,也不是盡善盡美。在五分鐘左右的演奏中,有不少時候楊景行也會上下連接不好,或者一些句子讓人感覺陳舊腐朽,和弦非常貧乏
不過能“即興”成這樣,已經讓老師們目不轉睛了。而且感覺上楊景行確實是即興啊,那樸素到單調的和弦跟嚴重受和弦內音制約的大部分旋律,就是即興的典型現象
楊景行彈完后,怕怕地看著距離自己兩三米的一群老師。張楚佳先鼓掌了,好像馬上畢業的人就可以不要臉。
嘿,張楚佳面子真大,她一鼓掌,幾個學生和幾個老師都跟著制造一點掌聲。安馨也鼓掌呢,就喻昕婷不好意思,還在笑。
雖然值得懷疑,但是剛剛提要求的老師也不能現在跳出來說要自己給素材了。系主任問“幾位老師還有問題嗎”
“問題沒有了再彈兩段吧。”感覺工作完成了,也該享受享受。
有人支持“對,就彈cd里的。”
還有完沒完可楊景行還是拿出考生的樣子,開始認真彈奏。先是馬捷帕,那些超難度的各種三度八度,琶音,大跳,當真是摧枯拉朽,楊景行的演奏沒話說,可就是身體動作上差一點氣勢,除了手臂手指,那張臉好像沒啥激情,估計閉著眼睛聽更好。
不過聽完后大家都愿意鼓掌了,連喻昕婷也不例外。有人問“英雄,cd里有沒有”也不知道他是記性不好還是不屑一顧。
可楊景行還是馬上開始彈。英雄也是李斯特那變態的,但是難度比馬捷帕整體上差一截,只是對和弦的演奏技巧有很高要求,通常來說也好聽一點,思想性似乎也深刻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