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昕婷點頭答應,又說“我聽甜甜說了,她們要準備面試。”
楊景行說“還不一定是面試呢。”
喻昕婷還是羨慕“她們說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到處旅游,還不用自己花錢。”
楊景行笑“當導游更好。”
喻昕婷知道“導游辛苦啊,要對游客負責,她們就不用你看趙儷寫的新聞沒”
楊景行說還沒有,喻昕婷就強烈要求他看一眼。
學校網站的首頁上,掛著一張丁桑鵬那些人和學校領導教授們的大合影,是在音樂廳的接待室照的,鏈接新聞標題是“眾專家學者親臨浦音五一音樂節”,還有副標題“丁桑鵬多方面肯定浦音教學成績”。
喻昕婷用鼠標劃拉“這里只說了一點點,是學校老師寫的。”
楊景行問“有你嗎”
喻昕婷不好意思地點頭嘿嘿“有一點。”
楊景行有興趣“看看。”
“不好看。”喻昕婷似乎不情愿,可還是點開了,然后松開鼠標。
楊景行自己掌握了鼠標,發現一整頁的文字內容大多是政治新聞般的描述,沒著重夸獎三零六,只是提到的次數比當天的其他表演學生多一點。而喻昕婷的內容也很簡單鋼琴系喻昕婷同學演奏了同為楊景行作曲的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得到了一行專家的充分肯定。
楊景行表揚“不錯嘛,繼續努力。”
喻昕婷笑,看楊景行看完了,就指點“你退出來,這個,學生視窗這個”
趙儷也是夠大膽的,稿子標題是成功的必然三零六與四零二,標題下就是一張三零六合影,照片上,女生們的頭發還沒有現在這么時尚講究,甚至衣服都看得出過世,笑容也比現在稚嫩。
喻昕婷嘿嘿笑,楊景行也笑,似乎對笑點心有靈犀。
在看看稿子內容,文字上雖然完全沒有娛樂八卦的風采,但起碼也杜絕了政治口吻。趙儷先是盡量而收斂地描述了三零六在這個音樂節上取得的“杰出成績”和“絕佳反響”,然后又簡單說說三零六的組建發展歷程,以及十一個女生的專業和過往榮譽。
趙儷還強調了她個人觀點的重點,就是“三零六的成功,離不開四零二的成功”。但是她沒明目張膽地贊美四零二,而是就創作和表演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并發了不少感慨,意思總結起來就是一旦優秀的創作和專業的表演如果有了良好的溝通,肯定會事半功倍,旗開得勝
稿子還順帶提起四零二的其他作品的“非同凡響”,并且毫無事實根據地就說四零二的成功是必然的。
“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得到的必然是激動人心的鮮花和掌聲。汗水后的播撒,收獲的必定是淚水中的豐收”
楊景行都不好意思看了,幸好這不是論壇,不能發表評論看法,不然必定有人開罵。
喻昕婷還解釋“學校規定她不能寫太多,而且也只能發表這么點。”
楊景行慶幸“幸好,我都懷疑說的不是我了。”
喻昕婷說“我覺得她寫的好。”
楊景行威脅“下次讓她寫你。”
喻昕婷不樂意了“不我又沒什么。”
接著,喻昕婷又詳細打聽一下楊景行新房子的情況,只差要楊景行動手畫平面圖了。不過聽說價格后她就不興奮了,挺失落的“嘉嘉家的房子只要一百多萬,我都覺得自己好沒希望。我家的房子好舊了,不過益都肯定便宜很多很多。”
楊景行鼓勵“你只要練好琴,其他的都不是問題。”
喻昕婷說“我以前想的是只要一個好小的房子就行了,有臥室,有廚房我覺得越小越溫馨。以前看日本的電視劇,覺得他們可以把小房子布置得好好看,好羨慕。”
楊景行說“別說得我也羨慕了。其實溫馨和房子無關,房子再大再小,那怕沒房子,只要開心,就溫馨。”
聊了一會后,喻昕婷就準備下樓去練琴了,問楊景行“你晚上來嗎”
楊景行搖頭“不了,約了齊清諾,我們去打臺球。”
喻昕婷吃驚“臺球沒玩過。”
楊景行說“我也好久沒玩了。”
喻昕婷問“甜甜她們去嗎”
楊景行說“不我去酒吧和她爸爸說一下樂隊的事。”
喻昕婷點頭“哦,我晚上還是練琴。”
楊景行說“加油。”
喻昕婷又說“還有點時間,我去拿蘋果來。”
楊景行教訓“蘋果重要還是練琴重要。”
喻昕婷嘟了一下嘴“那我走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