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機場的時候,齊達維迎著燦爛到有些爍人的陽光戴上墨鏡,可還是被人認了出來。一對中年男女先是有距離地指點確認,然后那個女人就跑過來很近地靠近齊達維表達驚喜。
甘凱呈幸災樂禍地和楊景行事不關己,邊走邊回頭看齊達維有些不近人情地用一點簡單的微笑打發了歌迷。
被齊達維追上后,甘凱呈笑著羨慕“魅力不減。”其實齊達維現在走在路上被認出來的幾率已經比較低了,如果他剪掉長頭發,還會更安全。
李英不同意“什么不減是越來越有魅力”
齊達維對幾人說“我是騙人騙己,覺得我有魅力的我都不認識。老干媽就不一樣了,他就對身邊的下手。”
甘凱呈并不太介意“說清楚,我下什么手了”
齊達維還向往“后悔當年我沒做幕后。”
甘凱呈對楊景行說“最多的時候,宏星公司一個星期收到三千封信,兩千封是給城隍的,一千九百封是給大衛的。我原來除了寫歌、選歌、編曲、錄音還要負責看信啊也沒拿到這份工資。”
齊達維還是笑“給我寫信的我都不認識,給他寫的,我們都認識。”
甘凱呈似乎懷戀起來“那時候我們都有孩子的人了,還那么單純”
李英同意“那時候歌迷的信都寫得很好,看了好羨慕大衛哥他們。現在,真是世風日下”
這個話題楊景行沒發言權。現在已經不是寫信的時代了,一個星期三千封信的壯觀場面在現在的宏星公司幾乎不可能重演。
當然,熱心的鐵桿歌迷還是有不少,宏星公司的前臺也有專人負責收發這些信箋或者禮物。
如果遇上什么節日或者生日,收件人上寫著程瑤瑤的信件也會讓宏星的碎紙機運轉好久,不管是衷心的喜愛祝福還是少見的齷齪,絕大部分信件和禮物都沒機會見天日。
說起這個,甘凱呈想起來,說編輯部收到的投稿小樣cd中也有用記號筆寫著“請四零二老師斧正”的。
不過甘凱呈的目的似乎并不是取笑楊景行,而是同情那個投稿者“也真不容易,所以每次寄來東西,我有時間就聽一下,說不定萬一還撞運氣搞出點東西這說明你紅了,誰紅他就學誰,學得坦蕩蕩”
楊景行分析“難怪不入你法眼,他眼光不行。”
齊達維警告楊景行“老干媽,你只能學他的眼光,其他的一概不要學”
甘凱呈認真“我的意思是這是一個現象,說明我們過時了。四五十歲的人都覺得我們過時了”
齊達維笑“我過時好多年了,你還在青春期。”
常一鳴樂了“早知道藝術家不好當,還好我干技術活。”
甘凱呈不客氣“你也要過時了別人小樣的音色他都做不出來”
準備上車,甘凱呈問楊景行還回不回公司,不等楊景行回答他又幫忙定奪“回去回去,一起聽一下。”
楊景行就跟齊達維再見,齊達維說他正在購進新設備,等弄好了歡迎大家去做客。
回到宏星公司的編輯部經理辦公室,甘凱呈就拿起已經放在桌上的風中心中小樣cd,扯掉盒子上顯得多此一舉的封條,放進播放器里。李英顯得舉重若輕的閑散,楊景行倒是陪著甘凱呈仔細地聽。
聽完后,甘凱呈點頭表揚李英“還好,行了,下班。”
李英就起身告辭,楊景行留下來和甘凱呈討論編曲配器的問題。問題幾乎只有一個,就是二胡和三弦是不是非有不可。
甘凱呈對楊景行笑“聽說是兩個女生,還挺漂亮。”
楊景行也笑“誰說的,我幫她們謝謝。”
甘凱呈搖搖頭,直白一點“是不是有什么關系不拿合成器做”
楊景行說“采樣不太好。”
甘凱呈點頭同意“民樂采樣,都不怎么樣。其實這樣編我也喜歡你有什么針對性”
楊景行說“我也是喜歡而已。”
甘凱呈呵呵“怎么還這么不專業,重要的是歌迷喜歡前幾首編曲還沒拿錢吧”
楊景行虔誠“有機會就要感謝了。”
甘凱呈笑“老板嘛,我們要適應他的節奏,你可能讓他有點不適應。這樣,還是讓他先聽一下。”
楊景行點頭“好。”
甘凱呈又說“不過開會也說了,你要盡職,覺得誰唱好”
楊景行謙虛“大衛哥說的,跟你學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