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柴麗甜很不容易,如果平時,用二胡或者琵琶單薄地伴奏聲樂,是很難讓人聯想到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種美好氛圍的。難點是每人只有一句,聲樂器樂過度頻繁。
不過柴麗甜對楊景行和齊清諾的技巧借鑒得不錯,她對古箏的分解和弦也做出了楊景行那種嘗試,甚至織體上的邏輯也有相同感覺,結果效果很好。
難怪作曲系老師一直強調織體織體,這里就是織體的合理性讓柴麗甜的改編不至于失敗。就算沒有歌聲,伴奏也是一件不錯的作品。
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女生們的演唱和音色問題,柴麗甜當然也想得到盡量讓人聲和器樂配合好,但是她還沒那么高深的功力。
然后就是過門,這里更加體現出了柴麗甜的能力,就算對作曲系本科生來說也能稱精彩,那怕這里對楊景行的技法學習模仿更加明顯。楊景行聽的很認真,都不看女生們了。于菲菲跟何沛媛回來后也保持了肅靜。
音樂過門的情緒漸漸升高,然后進入主題重復,然后就開始合唱“做完了一天的功課”
合唱一開始,和前面對比起來就感覺太有氣勢了,不管聲樂器樂都是一樣,算是副歌吧。
只有柴麗甜不能變唱,但是這里她的笛子開始放出光彩,雖沒炫技也不喧賓奪主,但是她自己創作的旋律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了隱含激情的愉悅,和歌曲旋律配合很好,對位法使用得簡單而實際。
現在看來,楊景行當初提議大家分開唱一段是不是幫倒忙了。
唱完了,畫面上的三零六還互相鼓掌,是不是進入民族樂團后都變高雅了。
又有吳秋寧的聲音“你們回去再討論一下,最好讓楊景行也看看,他有什么建議”
齊清諾走向鏡頭,關了dv。
楊景行站起來,看看女生們,笑“打一賭,如果唱好了,肯定比就是我們受歡迎云開霧散也不行,甚至魂斗羅。”
女生們笑,齊清諾也不例外“就是說還沒唱好”
于菲菲解釋“下午三點才開始練。”
劉思蔓督促“顧問,你顧一下,問一下啊”
楊景行問柴麗甜“你還有什么想法沒”
柴麗甜準備著“你說。”
楊景行問“你覺得前面重復一遍怎么樣每人多唱一句。”
柴麗甜“我也想過。”
齊清諾直接支持“我覺得好。”
蔡菲旋也認同“下午我們也討論過。”
柴麗甜又謙虛起來“她們都出了好多主意。”
王蕊想證實“看譜子,有我的靈感”
于是大家討論一下,因為畢竟簡單的重復可不行,得有變化。主角是柴麗甜和楊景行、齊清諾,其他人更多的是發表贊成或者一點懷疑。
楊景行也需要意見,問喻昕婷“你覺得呢,你是聽眾。”
柴麗甜也同問喻昕婷“是不是有點突然了”
喻昕婷想了一下,很謹慎“好像有點”
齊清諾有解決辦法“這樣,這里停半拍”
搞藝術正搞得有氛圍的時候,門被推開了,是楊景行的同班同學,兩個男生,不過他們只看了一眼就連忙便關門邊說“不好意思,沒事”
楊景行都沒機會打招呼。
繼續討論,柴麗甜對自己的作品已經研究得很透徹,并且有許多發散思維的后備方案,所以大家的思路進行得很順利。
不知不覺都快九點了,柴麗甜也顯得胸有成竹了,楊景行就催大家該回家回寢室了。
王蕊卻不急,歪屁股擠楊景行“讓我要上網。”
楊景行讓位,幾個提包包準備離開的女生又圍了過來,看著王蕊打開網頁,還回頭嘿嘿。
女生們看電腦屏幕又看楊景行,只有年晴淡定“有什么好看的。”
喻昕婷確定了王蕊的意圖,說“這個,我們看過了。”
女生們松口氣,蔡菲旋對楊景行呵呵“下午吳主任在,沒機會看。”
楊景行說“難怪沒練好,關了。”
劉思蔓說“辦公室就一臺電腦,刷了一中午。”
王蕊開始用標準的普通話飽含深情地朗誦“不直呼其名,是因為我與他不認識,不想招人誤解咿呀,受不了”
何沛媛嘻嘻問楊景行“知不知道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