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清諾笑“怎么了天才被打擊了”
楊景行也笑“真有點不習慣。”
齊清諾說“不想做就算了,不過我覺得是個機會,如果讓你當制作人。”
楊景行搖頭“多半不會,資歷太淺。”
齊清諾問“你想不想”
楊景行點頭“想,但是第一次想做比較商業化的。”
齊清諾笑“不差錢吧”
楊景行說“怕以后差錢。”
齊清諾問“怎么計劃的什么時候開始”
楊景行說“還沒有具體計劃,就說要做。”
齊清諾說“既然還沒給你定位,就還有機會別人是明星,出道這么多年,總不能讓她來求你吧。”
楊景行說“我也還要試探一下。”
齊清諾笑“有什么委屈就來傾訴,發泄也行。”
楊景行笑“太多了。”
齊清諾問“想要什么安慰”
楊景行問“你的新歌呢我享受一下。”
齊清諾說“還在編曲,晚上給你。”
女生們把東西都搬到音樂廳后,又看著別人擺設好,然后試試音,把雙排鍵和電吉他調節到最好狀態。
早早地吃飯,劉思蔓本來建議大家去外面請吳秋寧,但是吳秋寧說就在食堂好,節約時間。
齊清諾幫吳秋寧刷卡,楊景行自己來,因為大家否決了王蕊每人為他刷一塊錢的提議,畢竟是在學校呢。
吃完后,女生們就回三零六化妝。楊景行則上了四樓,再仔細看看童伊純的那些作品。一共六首歌,風格感覺上已經和若干年前的獨地點大相徑庭。
獨地點只是名字比較怪,但是歌詞是朗朗上口的,旋律也是柔和順暢的。可是從童伊純的第二張專輯開始,她就明顯急切的要突破自己,旋律上已經不是那么明顯的流行化了,那種在沉吟和呼喊兩段游走的感覺很風格化,歌詞更是高雅脫俗,比如“美麗在孤獨中沉溺,陰影靜靜地害怕”,幾乎完全喪失敘事性。
當然,不能說童伊純的創作不是好音樂。事實上要寫出那么有獨立精神的旋律和內涵豐富讓人浮想聯翩的歌詞并且把兩者結合得很好,絕對不是簡單的事情,確確實實需要相當的才華才能做到。只是,才華和商業化不是完全交集的。
比如童伊純第三張專輯里的一首聲聲念,傳唱度肯定還不如心情的承諾的十分之一。可是如果讓業內人士評價,十有八九的人會說聲聲念比心情的承諾創作得好多了。聲聲念不但新鮮,而且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和內涵,是真藝術。而如果大家都套著心情的承諾那樣的商業模板去創作,音樂就不用發展了。
而童伊純這次準備的這些歌,旋律上似乎沒那么求新求異了,開始趨于一種平和,但是歌詞的風格依然沒有多大改變。難得童伊純還說風中心中的詞寫得好,其實和她的比起來依然是格格不入的。
而且童伊純的譜子比較難讀,缺少很多標示,楊景行只能從她以前的風格去判斷該怎么理解,如何演繹。要給這樣的譜子做編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都說和聲需要理性么,有時候理性比感性難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