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行說“你行啊。”
彭一偉再看看楊景行,說“以后再說吧,先聽。”
又聽了幾段幾重奏,畢竟是學生作品,不是每件都能那么好,但是總體質量還是不低。最不濟的也在聽眾的承受范圍內,此外還有不少驚喜。
主持人介紹節目單上第十六個曲子的時候,彭一偉看了看周圍,小聲問楊景行“你聽過沒”
楊景行搖頭“還沒。”
彭一偉說“你先聽吧,我也是前天排演的時候才聽到,齊清諾她們沒來,我給她說了一下。”
鋼琴四重奏,沒標題,是作曲系研究生的作品,作者沒在現場。
臺上演奏了一分鐘之后,隨著鋼琴冒出新主題,楊景行聽出來了,和在浦音沒多少人提起的綻放里面的句子很像很像。接下來的一段鋼琴旋律,也和綻放里的幾個句子很像,像是從綻放截取出來并拼接在一起的。
彭一偉看楊景行,楊景行正聽得認真。
六分鐘左右的曲子結束后,掌聲依舊很熱烈。這次彭一偉是被楊景行帶動,但是沒楊景行那么認真。
彭一偉邊敷衍邊問楊景行“什么感覺”
楊景行說“有點像,但不是,巧合。”
彭一偉干笑“這還巧合說而已,其實現在誰聽沒聽過那張cd。”
楊景行說“勉強算借鑒,給我面子。”
彭一偉扯嘴冷笑。
楊景行說“他自己做的功夫更多。”
彭一偉點頭嘆氣“也是”
就算是這件四重奏作品有借鑒綻放的旋律,但是這畢竟是四重奏。作者顯然不是徒有虛名的研究生,樂曲的編排結構很合理,輕重緩急把握得有專業水準。而且旋律上只能說是借鑒,絕對不是原搬照抄。而且借鑒得也有專業水準,把幾個有跳躍的樂句巧妙的改造之后地結合成一個屬于自己的整體,節奏和琶音都變化了。
就好比兩首詩,一首詩里有另一首詩的幾個相似的句子詞語,但是兩首詩要表達的意境是完全不同的。
有個好聽的說法叫“致敬”,但是楊景行顯然還不夠格。
跟隨著大局鼓完掌后,楊景行繼續認真地聽主持人報幕,下一個節目就是風雨同路了。
主持人對樂曲本身介紹得稍微細致一點,連“對位法的美妙”這樣的詞匯都冒出來了。不過公平而起謙虛起見,主持人并沒對作曲或者演奏大加贊揚。
王宇晨和曹勛啟上臺,一個穿得很帥一個打扮很漂亮,鞠躬前后都對楊景行笑了一下。他們確實有點名氣了,掌聲比研究生的還熱烈不少。
彭一偉又激情了幾下,對楊景行說“我也覺得你的器樂比歌曲好不少要不你寫點美聲試試”
楊景行說“我如果回早寫了。”
彭一偉笑“說你是旋律暴發戶,也有點道理。”
楊景行搖頭“才解決溫飽。”
彭一偉氣憤“那我就鬧饑荒了。”
臺上兩人準備,曹勛啟坐在鋼琴前后多嘴了一句“在這里也別感謝我們的老師,周教授和覃教授。還要謝謝作者四零二對我們的幫助和指導,謝謝。”
大家鼓掌一下,楊景行被臺上兩人注目后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一曲結束后,掌聲僅次于讓我們蕩起雙槳,除了禮尚往來的彭一偉,樓上的三零六和下面的孔晨荷幾人也都是大功臣,除了王蕊劉思蔓幾人,郭菱都在大聲叫好。
楊景行回仰頭看了一下,報以笑臉。
彭一偉對楊景行評價“他們倆不錯,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