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清諾和楊景行一起小心翼翼地動手,拿出一個硬硬塑料封面的筆記本,看塑料殼和圖案,近似古董。
陸白永說話了“這是六七十年代的東西,你們沒見過吧”
文付江感嘆“太讓人懷舊了,齊團長,你們要好好珍惜。”
齊清諾說“我見過,我們家有這種。”
丁桑鵬不關心這些,翻開本子“這是我開始創作第四交響曲的時候,我太太賣給我的,那時候她身體就不好了看,一九七三年,那時候你們都還是孩子。”
文付江和陸白永都笑,似乎有些孩子氣,別且憶苦思甜了。
第四交響曲,是丁桑鵬的最后一首交響作品,并沒流傳開。
楊景行和齊清諾一起那扉頁,漂亮雋秀的字體從上到下寫著衷心祝愿你,用才情、智慧、毅力,為革命音樂事業再做貢獻。妻文慧珍。一九七三年臘月初三。
陪著丁桑鵬看了一會后,齊清諾說“這一頁就夠我們學習到老了。”
楊景行點頭附和。
丁桑鵬說“這些里面,我都只記敘工作學習,和個人生活分開雖然是分不開的。”
齊清諾和楊景行很有默契地起身,一左一右站在了丁桑鵬兩邊,看著老人翻開下一頁。
從這一頁來看,丁桑鵬其實是很有條理很嚴謹的,他首先記錄了作品的創作背景,有時代真摯背景,個人生活背景,而且顯得比較隱私化。
丁桑鵬說“這些內容,現在并沒什么,以后有興趣就看吧。”然后就翻開下一頁。
這就開始做正事了,丁桑鵬解釋“那怕是一個動機,也要反復推敲”
接下來就是丁桑鵬教楊景行和齊清諾怎么看他的工作筆記,其他人幾乎被涼在一邊,不過還好這個過程只持續了十來分鐘。
丁桑鵬合上本子后對楊景行說“帶回去,有時間就看看。”
楊景行雙手接過本子,很誠懇“謝謝您,我們不會讓您失望。”
文付江就出面了,為楊景行和三零六感謝丁桑鵬,并看起來很誠懇甚至動容地高度贊揚老藝術的偉大情懷。
接下來就沒什么新鮮內容了,老中青三代一片其樂融融地聊天,丁桑鵬也沒再給年輕人過多壓力,而且看樣子他也挺喜歡聊天的。
到了近十二點,丁桑鵬終于說了個壞消息“我就不留你們吃飯了。”
大家沒失望,都呵呵笑著顯得理解,文付江則說今天是專程來請丁老吃飯的。可丁桑鵬又不給面子,盡管大家都說他一點也不老,更不麻煩,可他還是不肯出門。
陸白永顯得了解丁桑鵬,就和文付江商量著是不是告辭了。
文付江繼續講了一些祝愿的話后才給年輕人機會“齊團長,你和楊景行也跟丁老說兩句吧。”
齊清諾和楊景行一起感謝加祝愿,而且楊景行還搶了團長的話“祝您合家歡樂,謝謝你們,其實都是我的長輩。”
之后,盡管大家一致勸阻,丁桑鵬還是起身把客人們送出家門。
丁桑鵬的兒子能當楊景行的爺爺了,但他朋友似地跟楊景行說話“景行,有時間就來看看爸爸,陪他聊聊天。”
丁桑鵬說“不用,別浪費時間,你的時間很寶貴。”
抱著大箱子的楊景行說“那我就更應該多向您請教學習了。”
丁桑鵬又點頭笑。
一步三回頭地再見著上了車,楊景行假裝好學地放下箱子迫不及待地打開,開始一本一本一沓一沓地翻看,齊清諾也能翻,其他女生甚至吳秋寧就只敢旁觀。
司機倒是開玩笑“什么好東西,這么大一箱”
吳秋寧呵呵“就對他們是好東西,我們看不懂的。”
柴麗甜看著楊景行手中的密密麻麻標注修改的譜子手稿感嘆“他們那時候好認真哦。”
于菲菲說“這就是武林秘籍,怪叔叔要武功大增了。”
齊清諾又發現一本有文慧珍筆跡的,給楊景行看愿你旅途平安,載譽而歸,我和文治為你驕傲。一九六五年。
大家都分享一下,感嘆那時候的愛情,這個吳秋寧稍有發言權,說時代不同,什么都不同。
文付江給齊清諾打來電話,說已經這時候了,是不是回樂團一起把午飯解決了。齊清諾說不麻煩了,大家回學校就好。
吳秋寧半路就下車了,司機則把楊景行和三零六送回學校。也熟悉了,上三樓下車的時候都紛紛感謝,讓司機笑得啤酒肚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