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手笑著搖頭“很好啊。聽得出來不是張子善的,他鼓不行,其他都不錯。你是音樂學院的”
楊景行點頭。
樂手猜想“童子功起來的吧”
楊景行笑“差不多。”
樂手高端“聽得出來,十年功力是有的。聽說過你好幾次,都是一個詞,天才”
楊景行連連搖頭“能當個苦才就幸運了。”
然后就討論一下,樂手拿的編曲總譜上是沒有歌詞的,不過他也不關心,而且專業地尊重制作人的意見,在他已經做了許多記號的譜子上不停作新標注。
專業的就是不一樣,三點過就去錄音棚了。
常一鳴和鼓手也是老相識了,都不需要熱情客套,直接開始工作。
宏星公司雖然不景氣,但是專業態度依然在,錄套鼓用上了五個麥。鐘英文也學有所成了,精細地調節了伸入底鼓內部的麥的位置。
常一鳴給楊景行解釋沒一個麥的距離和指向有什么講究,然后每個麥的特性有什么不同,至于音量均衡這些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也不是看看就能學會的。
布置好了后,楊景行又跟著回主控室,看常一鳴邊做事邊跟他解釋一下各個環節的皮毛上的皮毛。
里外都準備好了,樂手帶著監聽耳機聽著節拍小節音軌開始。監聽音箱里出來的每一個細微的音響都那么赤裸裸,任何瑕疵都無所遁形。
常一鳴提醒楊景行“一點點小問題可以后期調節,老泉快準狠出名的。”
鐘英文的任務繁重,在外面操作電腦,給鼓手面前的顯示屏上的譜子翻頁。
鼓手確實很厲害,節奏把握得挺準,而且把他之前做的那些標注都注意到了。楊景行邊聽邊在譜子上繼續標記,和常一鳴一樣。
鼓手一遍打完,自覺地原地等候。楊景行先問了一下常一鳴的感覺,然后也說一下自己的,兩人的意見基本一致,挑出了一些小毛病。楊景行又有些感覺上的要求,覺得應該再來一次。
常一鳴叫鼓手出來,先簡單說了兩點自己的要求,然后說“四零二還有些建議。”
鼓手沒架子,偏著腦袋開始聽楊景行的想法。
楊景行顯得對整首歌的個個細節都非常明確了“這里節奏吉他會突然拔高,kick你可以再重一點,但是hihat最好輕一點”他也入鄉隨俗用常一鳴的說法。
鼓手自己完全沒想法,只是點頭答應。戴清這時候也不發表任何看法了,只是用心看著。
然后繼續,兩遍之后,常一鳴覺得基本可以了。楊景行在確認了那些地方能后期修正合成后,就和常一鳴一起感謝鼓手,并送他離開。
今天就到這里了,戴清也可以離開了,挺禮貌“常老師辛苦了,四零二老師辛苦了。”
戴清走后,楊景行就跟常一鳴聊聊天。常一鳴說這個鼓手是楊景行選的幾個樂手中最專業的,其他的可能會有些麻煩。
死去活來伴奏還要做六條伴奏音軌,然后還有人聲,和聲。音軌都做出來后,就要開始逐條精確定位、修正、美化、效果處理。、
都修飾好了,再把所有音軌做平衡處理。然后再混合各個音軌,做成左右立體聲,進一步做效果做美化。
做成立體聲后,還要進一步修飾加工。最后,就可以出來母盤了。
求訂閱,求收藏。,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