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幕聞走后沒多久,戴清就給楊景行打電話來了“喂,楊景行。”
楊景行正式“我是。”
戴清呵呵一笑“知道你是。剛剛譚姐給我打電話了,謝謝你啊。”
楊景行說“客氣了,該做的。”
戴清等待了一下再開口“我過兩天回公司麗江這邊好涼快,真想多玩兩天。”
楊景行期待“等著欣賞你的大片。”
戴清笑了一下煩惱“不好拍,之前道具出問題了,認識的人也比較哦多,挺累的。時間也緊張,拍完還要趕下一個通告。”
楊景行識相“忙點好,那我不耽誤你太多時間,就問一下,你彈琴,考試過沒”
戴清呵呵“小時候考過,六級吧挺后悔的,沒堅持。”
楊景行說“彈琴的太多了,現在需要的是好歌手。那就這樣,我想構思一下,如果可以,我們回頭再商量。”
戴清很有精神“好,回頭見”
下午四點多的時候,龐惜推開楊景行的門說“策劃部給我傳了個文案,戴清的。”
楊景行贊嘆“這么效率。”
龐惜問“我怎么回復”
楊景行為難“不回復了。”
龐惜點頭,沒覺得奇怪。
聽周沈建和譚幕聞說的時候感覺很隨意甚至兒戲,但是書面的東西一出來感覺又不一樣了。
看起來挺規范而且面面俱到,文案的第一項是“本案中藝人定位說明”,只有一頁紙,比起藝人出道整體定位算是太籠統。
除了定位,還有簡單的說明分析,很書面化很正式的語言,大體意思就是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戴清現在走什么清純、陽光、熱辣路線是不行了,所以經過慎重研究決定,要讓戴清走“內秀”路線。
這也不是策劃部天馬行空,戴清當初參加選秀的時候,電視上的第一輪和第二輪有點一鳴驚人的意思,尤其是那首寧愿哭,曾經讓好多人預測當年的冠軍非她莫屬并提醒大家并只關注她的美麗
很好的是,戴清剛簽約出道的時候所宣傳的最喜歡的歌手,最喜歡的電影也是她內秀的證明。
而且戴清會彈鋼琴,至少在普通歌迷看來是會的。
策劃部的每一個思路似乎都站得住腳,比如這兩年的沉寂對戴清來說也能說是好事,至少是利于定位宣傳的。
雖然策劃書上說得隱晦而漂亮,但是楊景行應該沒會錯意,策劃部是要在今后的宣傳中給受眾群制造一些或明或暗的感覺,就是戴清這兩年的沉寂甚至當初選秀的失利都是因為她的“內秀”沒有被伯樂賞識,然后不得不妥協。
當然了,妥協也是成長。因為成長,戴清不再抱怨了,而是用積極的態度去完成了自相矛盾和死去活來,并且完成得非常好。
當然,戴清并沒有死去活來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她始終記得自己的理想,也明白唱口水歌是一種犧牲,就是為了爭取到今后展現自己“內秀”真正實力的時候。
難怪周沈建跟楊景行說了那么多理論和經驗,如果把那些理論和經驗搬過來,楊景行就不會耿耿于懷死去活來被當成了犧牲品,也不用太擔心戴清怎么在“內秀”的道路上走得長遠穩當。
這份文案除了宣傳定位,還和楊景行有關的就是“執行細案”,雖然其他方面還是草案或者待定,但是楊景行的任務已經明確了,和周沈建譚幕聞所說的差不多,就是要用一段可見可信的音樂形式去體現戴清的內秀。
至于文案之后的“造型風格定位”、“主流平面媒體采訪”、“電臺”、“電視”等等好多頁,就不是楊景行需要關心的了,大概是策劃部給他這個剛入行的音樂人長長見識,讓他知道唱片公司不是音樂公司。
雖然身兼不少重任,但是當齊清諾的電話打來時,楊景行還是提前下班了。
除了齊清諾,王蕊和年晴也在停車場出口等著的,都有不少戰利品。
王蕊似乎不敢上車“怪叔,我沒留出標桿,你不生氣吧”
楊景行點頭“氣,一點,你走了才更氣。”
王蕊一下鉆進后座“怪叔說請客我敢不來”
還有好消息,王蕊決定買車了,而且已經看好了“奏鳴曲,多美的名字。”
年晴打擊“nata真的丑”
王蕊煩惱“心理價位買不到好看的,白色有天窗的還好,不過要等,現提要加錢,奶奶的奸商”
年晴問“翩翩開迷你,你好意思停一起”
王蕊欲哭“沒錢啊老大,出臺政策,三零六禁止開豪車”
年晴更狠“禁止開車。”
楊景行支持“對,以后標準件都沒機會帶了。”
齊清諾只笑,王蕊就義氣了“我和媛媛絕交,行吧現在就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