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行又說“小樣唱法比較正式,有點民族美聲融合的感覺,沒你的音色那么溫暖平和”
童伊純笑“還好不過聽起來是不夠親近,感覺形式化了一點。”
楊景行點頭。
童伊純又說“其實我不太喜歡用合音,不過這首歌真的需要。”
楊景行說“可以嘗試,襯托和鋪墊作用都不錯,比如墜落,用一點男中音”
楊景行在童伊純面前賣弄一點想法和專業知識是沒什么難度的,童伊純看起來也不反感,愿意討論。
這也算是童伊純第一次單獨聽楊景行對她的每首歌的看法和構想,而且感覺上童伊純的作品在之前數次開會討論的基礎上,還有更多值得挖掘重視的東西。
聽到知音處,童伊純還有些激動“對對對,我當時找的就是感覺,所以我兩年多才寫了幾首歌,因為我要求自己必須是有感而發有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這樣你的音樂才會有生命力嗎,才能打動人,這真的這不是說得好聽而已。”
楊景行同意“我們的責任就是盡量配合你的感覺和要表達的東西,不過我還差得遠。星期二我和李鑫吳苑兩位老師交流了不少時間,她們更能理解欣賞你,李鑫老師就跟感嘆你那句詞直到明白是被自己感動更多,才理解生命中的形色過客,她覺得特別好。”
童伊純笑一下“我也很喜歡她的歌詞,都挺大氣的不過這首歌表面看起來可能是比較灰色,但我想表現的其實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不過這種心態會更成熟。”
楊景行羞愧“坦白說,你說這些有點對牛彈琴。”
童伊純寬容地呵呵“所以我說你的強項在于旋律,就是我們太好聽了不過我相信旋律也是一種表達,你肯定有你自己的東西。我也想了一下,風中心中是不是用你最初的編曲。”
楊景行笑著建議“從我現在的責任角度,我建議不要,小提琴比二胡更適合。”
童伊純笑“再說吧,先不急這個,放在后面錄。”
八點四十左右,龐惜推門,盡量小聲的樣子“編曲沈老師到了”
楊景行看了外面一眼“到哪了”
龐惜解釋“他叫前臺告訴你一聲。”
童伊純明白了“你讓他直接到編輯部等我們,快到九點了。”
龐惜點頭。
看著時間出發,到了會議室,童伊純跟等候著的各位解釋一下“我到得比較早,到楊經理那聊了一會,了解了一下進展。”
易半慶幸“還好楊經理這么積極。”
童伊純笑“積極一點當然好,所以謝謝各位。”
甘凱呈問楊景行“我還要不要補充什么”
楊景行說“我沒進展,看你的。”
童伊純笑“甘經理開玩笑。”
今天這個會更有成就感,因為有幾首小樣可以聽了。雖然沈奕博和郝勝峰都只有迷笛做的伴奏,但是在坐的人都能對照著歌詞聽出門道來。
比較而言,郝勝峰的編曲顯得新鮮而靈動,雖然從技巧上分析沒什么復雜的,但是有想法和創意,比如一些出其不意的打擊樂,對箱鼓和木琴的運用,明顯是用心了。
沈奕博的編曲似乎就學院派一些,雖然小樣略顯粗糙,但是常一鳴已經意識到得請一個好的低音提琴手才行,低音比較豐富,從頭到尾的演奏都不簡單。
甘凱呈和童伊純都覺得不錯,其他人自然也說好。
吳苑還稱贊沈奕博“鋼琴o挺好的,有新鮮感技巧感,沒跑題又不夸張。”
沈奕博對楊景行得意“本來也只想一套和弦下來,那天聽你彈琴,就管不住這手了。”
楊景行不要臉“所以我也覺得好。”
大家一笑,只是鐘英文的嘿嘿奸笑有點夸張,不過他很快意識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