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點前,專家們都挺準時地來了,會議室氣氛挺熱烈,彼此都是行業翹楚,不熟悉也認識,不認識也久仰。校長不必說,有資本又善于社交,賀宏垂也是個知名學者和作曲家,連楊景行都有點名聲在外的感覺了。
會議開始,校長主持,看樣子是英語說順口了,沒準備換過來。諸位編委中,好像就楊景行有點困難。
校長先是簡單地說了丁桑鵬的平生和成績,毫無疑問,老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更重要的貢獻是中國音樂的發展和中西方的音樂溝通,是音樂史上的巨大財富。
直譯過來的話,校長的意思應該是楊景行用起“具有說服力的誠意”打動了丁桑鵬,使得這位老人愿意為音樂繼續做出“另一種更高更遠的貢獻”,而因為楊景行的信任,校長自己就接下了這個“集中最優智慧”的活計。
可能是為了讓編委會彼此更緊密或者熟悉一點,校長又多此一舉挨個感謝和介紹諸位編委,當然也從側面說明了他這個主編是非常用心的在邀請智慧。
楊景行是最后一個被校長介紹的,走的是實事求是以避免浦音人自吹自擂的路線,楊景行那點資歷很淺薄,無非就是創作了幾首曲子,各位已經多少聽過。
年輕人嘛,應該鼓勵一下,唐青帶頭先和俄羅斯評論起“ianonatacsharor”,然后當然是“ianoajor”更豐富,大家很給主人面子地熱鬧起來,都能說道兩句,至少也點點頭。
楊景行肯定是聽不懂那些夸贊,看上去一點不好意思的神情都沒有。
校長找機會阻止這種討論并回到正題“這就是為什么他能得到丁的信任,并且今天能和這些教授坐在同一房間里”
每個人的時間都寶貴,何況這么多寶貴集中在一起,抓緊時間,校長說了自己和賀宏垂跟楊景行的初期討論,希望大家都出謀劃策。
大家對那種分方向的技術理論探討都沒意見,只是覺得怎么樣形成一個整體是個要點。校長當然有準備,說啊說地就開投影,拿楊景行的初稿開始實際操作。
初稿大家都看過了,有肯定也有疑問,有贊嘆也有懷疑。校長讓楊景行自己也講一下,他幫忙翻譯,學術開始
每一位編委都就各自的內容就行了或多或少的準備,當然每個人都要和大家交流統一一下意見。
那位主攻“具象音樂”的學生似乎對這些老掉牙的理論也有點興趣,不過看樣子經常張嘴瞪眼跟不上節奏,唐青的助手也是夠忙,在筆記本電腦上敲個不停
因為楊景行有丁桑鵬的秘籍而且熟讀過嘛,這個大優勢讓他不得不時常發言,不過好在有校長唐青和賀宏垂側面幫助,他還不至于丟人現眼。
十點多了中場休息,洗手間里,里昂音樂學院的貝爾納教授和楊景行又忘我地討論了起來,貝爾納希望這本書能出法文版,版權一事,希望楊景行能有點國際主義精神
十二點過,學富五車的專家們才把自己的高精尖知識表現了那么一丁點,校長還是要散會,畢竟已經有很多共識了,這種事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不管大家多么熱情。
可能是一討論就更加意識到了丁桑鵬的了不起,幾位國際友人萌生了拜訪丁桑鵬的愿望,這就只能等明晚了,今晚的酒會老人都是不參加的。
告別前,具象音樂生希望楊景行能傳授一點經驗或者給一點寶貴建議,是如何能掌握那么多理論知識并學以致用的,肯定有什么“特別的方法”吧。
“訣竅”具象生想起來這個具體的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