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行花幾秒鐘簡單翻看一下樂譜,三百多個小節的曲子,要求每分鐘一百六十拍的急板。炫技成分著實不少,不過還好沒啥軍國主義色彩,楊景行就示意清川久吉開始。
一個日本中年作曲家用獨特俳句作為標題的鋼琴曲,由日本學生跑來浦音彈,感覺這個學習態度不是很誠懇啊。看樣子中井美紀也意外學生的行為,有點不安的樣子。
應該說清川久吉還是挺有炫技的資本的,有些地方的高難度表現應該也能讓本科生驚嘆一下。可估計是因為文化差異吧,曲子實在難以欣賞,在座浦音學子大多沒有欣賞的表情,安馨臉上甚至一絲冷笑。
楊景行還是挺認真,邊翻譜子邊聽學生演奏,花了四五分鐘聽完后,還是帶領大家一起掌聲鼓勵,清川久吉也起身鞠躬。
被那么多同學老師關心地盯著,楊景行硬著頭皮上“請原諒我并不了解日本的現代音樂文化,我只能根據清川久吉同學的演繹并結合譜面就行很淺薄的分析”看翻譯。
翻譯大聲工作,中井美紀在臺下表示了謙虛。
楊景行還是先跟同學們討論一下“這個曲子可以分成四個部分”
和李斯特在盡量炫技的基礎上順便好聽一點不一樣,這首曲子則是努力炫技又竭盡可能深邃復雜,這才是真正的開創性,一比之下楊景行還是個老頑固。
分析著,楊景行還聯想起了黑澤明的電影亂和影武士,并要求翻譯。中井美紀顯得很高興,簡直激動,說愿意回國了找機會和作曲家溝通。
可楊景行分析了一通后還是膽怯了“因為沒有研究,不敢指導,我只能用我的理解,從我的角度彈一遍,希望你聽過后,或多或少有一些新的想法和見解。”
轉過身來面對楊景行坐著的清川久吉認真聽完翻譯,恭敬鞠躬。
楊景行不站著了,在另一臺鋼琴前坐下。同學們真給面子,還稀稀拉拉拍巴掌,那怕客人熱情得多。
楊景行把譜子放在了譜架上,但是沒翻開。清川久吉禮貌,起身來幫忙翻譜,楊景行也沒阻止。
楊景行一開始,安馨臉上的冷笑比聽日本人彈的時候還放肆了,不過其他同學都認真了點。
才第翻到第三頁,清川久吉就忘記自己的任務了,等他回過神來,要一下翻到第五頁。
楊景行彈得并不比清川久吉快,但是無論是和聲層次還是織體表現,或者強力炫技或者極簡主義,又或小到對奇形怪狀樂句的劃分、對詭異的連奏或者跳音的處理和之前的比都是另一個天地。
清川久吉也不容易,他的翻譜動作得十分迅速準確,而當他辛辛苦苦翻到最后一頁,很快就迎來了百來號人竭盡可能熱烈的掌聲。
楊景行很快站了起來,也不鞠躬感謝,手勢制止掌聲“我們都是吃大米飯的,畢竟我吃了幾年。機會正好,說一下我所理解的對音樂的理解吧翻譯后半句。”
翻譯盡責,距離楊景行只有一米多的照井奈奈香回過神來,又鉚勁鼓掌,可就她一個人,于是小孩子很快就不好意思地住手了。喻昕婷嘻嘻,安馨還是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