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喪委員會和家屬商量了一下,道士給個參考意見,最終決定追悼會就在后天舉行,大后天下葬。
到這個時候,楊景行已經認識了好些人,不過也不是什么重要親密關系,不少人還有心情打聽楊景行認識什么歌星,能彈什么歌曲呢。
午飯還是要吃的,鎮上的酒樓里擺了十幾桌,到后天,肯定就不是這小地方能解決的了,肯定得來露天大場子。
楊程義和楊程廣沒空好好吃飯,感謝這些聽到消息就來表示關心幫助的親戚朋友,然后兩人合力列出一個大名單。不管那些遠房親戚怎么看待楊家,這種時候該報喪的一個都不能拉下。
被催促著扒了幾口飯后,楊景行就去和賓館或者所謂大酒店談生意了。這些經營賓館的人都很有生意頭腦,早就掌握了商業信息,只有二十來間房的也想要把楊家的生意都攬下來。
楊景行邊忙活邊給齊清諾打電話,估摸著,自己似乎周末就能回浦海了。
齊清諾說“我媽說這時候你要多陪你爸。”
楊景行說“這個我會注意。”
齊清諾問“她們給你打電話沒”
楊景行說“王蕊之前打了一下,我忙沒接,回了條短信,也收到幾條短信,還沒回。”
齊清諾說“我幫你說我到學校了再告訴喻昕婷。”
楊景行說“李教授跟她們說了,都發短信來了。”
齊清諾干笑“我傻了。”
楊景行溫柔“我都沒事你傻什么,在我們這叫喜喪。”
齊清諾說“喜喪,都是這么說吧。”
楊景行說“九純標準高,我也今天才知道。首先,老人要年過古稀,其次,要善終,還有,要全家福,至少孫子要成人成親了,我幸好有你。”
齊清諾笑得稍微有點狀態了,但也短暫,又問“吃飯沒”
晚些時候,楊景行奉命去接已經快到九純的姑奶奶,他上一次見姑奶奶還是三年前,但是通上電話后,親情卻沒顯出一點生疏。
九純城區的一些公告欄里也貼上了訃告,車站外也有,這也算地方特色。
路上和等姑奶奶的時候,楊景行又先后收到郭菱和何沛媛的安慰短信,這就算是把三零六集齊了,他抽這點時間全部統一回復表示感謝。
大巴抵達,楊景行守在車門口,恭迎沒什么變化的姑奶奶,姑奶奶并沒有很悲傷的樣子,還夸獎楊景行長大長高了。
姑奶奶的兒子和兒媳婦楊景行見過,女兒和女婿這是第一次見面。男人們穿著超市買的西服,女人穿金戴銀,但看得出并不優越。
楊景行對長輩們挺親近,幫忙拿行李包,扶著姑奶奶上車。表叔還記得兩年前楊程義帶著父母去安徽的時候就開著楊景行的現在的車,表嬸感嘆楊景行比自己兒子高好多。表嬸的兒子在江夏讀書,都大三了。
所謂至親,表叔也是今天才知道楊景行也還在讀大學,不過音樂學院是什么東西,姑奶奶的女婿猜測“肯定是一類本科吧”
到了后,按規矩辦,楊程義和楊程廣跪地迎接姑姑的到來,表叔幾人則接過孝布戴上。姑奶奶先是肯定晚輩對哥哥的孝道,然后就去靈前表現悲傷,感覺之前的平靜都是在積累情緒。
不用楊程義吩咐,楊景行就問表叔他們吃飯沒,說不餓就是沒吃,就先送去賓館放下東西拾掇一下,然后再去飯店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