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正事,經過這么長時間,另外幾位編委也把自己的部分弄出比較詳細的大綱了,都是學富五車的人物,引經據典舉例分析弄得頭頭是道,完全是超水平的學術論文。只是,主觀的東西多了點,評論得頻繁了一些。
校長拐彎抹角不知不覺地把問題提了出來,強調了“作曲技術分析”,更嚴格地說應該是解析剖析,校長的意思說難聽點就是這是專業高端書籍,別弄得跟普通大學音樂系本科生的畢業論文似的,而且還要更國際化一點。
會議的氣氛還是和諧愉快的,因為楊景行樂淘淘地當起了反面教材,被校長指正提醒了好些,雖然他的初稿之前是當范例來用,但是現在大家都更有想法更有研究了,地位下降也不奇怪。
在校長的帶領下,大家互相激發靈感和思路,楊景行也沒被打擊,該插嘴的時候還是勇于發表見解。一個屋里坐著,另外幾位也沒當耳旁風。
說來說去,有個最起碼的共識,丁桑鵬真是了不起,不是天才,但絕對是大師,絕對是世界音樂史中的重要人物,起碼是近現代中需要濃墨重彩描繪的,大家要盡心盡力而為。
從九點到近十二點,中途只休息了幾分鐘,然后下午還要繼續。午飯當然是學校請,吃好喝好才有力氣嘛,飯桌上大家也比較俗氣甚至八卦,可能是為了放松大腦負責思考藝術的區域。
吃完飯又去茶館小憩,嘿,還有古琴演奏,不過實在入不得幾位編委的法耳,何況一位編委還是古琴收藏家,那邊彈的是個什么東西,快叫他歇了吧。
說起這個來,又難免使人嘆息,咋就不能把這么高雅的藝術發揚光大去陶冶廣大人民群眾的情操呢,而且應該是全世界人民。
校長是樂觀的,民眾對藝術品的追求往往是逐新的。古典音樂在西方的頹勢毋庸置疑,那是因為別人已經聽了太多年了,而國內恰恰又是蓬勃向上的,可以說才開始。而且國外有時候的一些華人民樂演出,也能看見一些老外觀眾的身影了,沒準未來民樂也能走出去呢。
龔曉玲覺得丁桑鵬又是慧眼獨具的,他能以那么高齡對就是我們和楊景行進行強力肯定,簡直讓人意外得難以相信。反觀自己,剛開始看這件作品雖然也發現楊景行表現出來的極好天賦,但又覺得鼓勵之余或許也還需要引導一下。
龔曉玲的意思是“這就是眼光和境界差距。”
校長說“如果每個人的境界都一樣,藝術可能就要失去價值了。”
楊景行高興了“從此以后,我再也不怕被批評了,是我讓藝術有價值。”
校長笑“合理的批評還是要聽”
回到學校后繼續開會,四點散會,送走客人,校長讓楊景行留一下“幫我看看電腦,不大好用了。”
校長電腦沒什么大問題,只是需要清理一下磁盤和程序,換個好用點的瀏覽器,楊景行操作,校長還在旁邊學習“就這個網址,打開看看”
里昂院的官網,校長比較滿意“是快了我法語說得比讀得好。”
楊景行說“一般都是讀比說好,您是實踐派的。”
校長笑笑“他們今天到漢諾威了吧”
楊景行點頭“嗯,估計已經出發了,不過明天才演出,可以休息一天。”
校長去過漢諾威,對這個城市印象深刻,有美景和一流的劇場和博物館,雖然此次浦音演出的音樂廳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好的開始已經讓巡演成功了一半“我二十三號飛溫哥華,你想不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