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清諾笑笑,然后朝走過來的連立新小鞠躬,迎接幾步握手“連指揮好。”
連立新點頭笑笑“歡迎”轉身對準備好的樂團介紹“今天的作曲,齊清諾。”
和連立新一樣,樂團也是正式演出服裝,在這一屋子的深色系中,齊清諾身上的紅色毛呢長外套很顯眼。這件外套設計上有些細節上的夸張,用王蕊的話說也就齊清諾能穿出效果,標桿都一定駕馭得住。
樂團正式地鼓掌歡迎作曲,齊清諾鞠躬回應,笑容看上去謙虛得有點害羞。
詹華雨家長性地提醒女兒“為了排練你的協奏曲,都是連指揮親自指揮的,好好感謝”
王進哲證實“真的是一句一句扣的。”
連立新謙虛“楊景行做了大部分工作。”
一片藝術社交,沒啥甜蜜幸福的感覺,還好還有龔曉玲,她來輕輕拍拍齊清諾的后背,笑得好和藹“沒想到吧”
齊清諾咯咯笑,看看參加家長會一樣表情的父親母親,再看看繼續嚴肅的賀宏垂,然后是強自鎮定的楊景行,她反而笑得更得意了。
詹華雨顯示出威嚴“賀教授龔教授也專門來了,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不足的,多聽聽老師的,多請教指揮和樂團前輩”
齊清諾連連點頭“好先謝了”感覺有點調侃。
楊景行跟連立新商量,開始吧。
樂團就緒,鋼琴就位,指揮就位,幾位觀眾就位。更重要的是掌握著三腳架上專業dv的樂團攝影師也就位了,從觀眾席后面取景,齊清諾還回頭看了看。齊達維還是舉著自帶的家用dv,稍微拍了一下女兒后就把鏡頭對準樂團。
連立新也是敬業,還昂首挺胸跟觀眾報節目“和毅莊誠鋼琴協奏曲,齊清諾作曲。”
龔曉玲和王進哲帶領鼓掌,王進哲實力非凡,不過另外幾位似乎不好意思太做作了,齊清諾根本就不抬手。
樂曲開始,木管組的先帶著,然后楊景行開始砸和弦
整個排練廳里的人都很認真,不像是來看熱鬧的,連龔曉玲也是研究神態,她和賀宏垂一般也沒機會聽學生的大型作業。
樂團顯然是認真排練過的,有細節沒錯漏。楊景行保持水準,就那一段被樂團公認為最難的,接連幾次的六度和八度超長滑奏,楊景行都是單手輕松完美完成,因為另一只手還有任務。從第一次排練后的討論觀察,樂團的絕大部分人都是被楊景行這一招震懾住的,武力征服最簡單直接嘛。不過作曲的人居然這么寫卻讓人想不通,這演奏的肯定不她男朋友,分明是仇人嘛。
如果楊景行的g大調協奏曲比,齊清諾的這一首看起來是缺少了些想象力,大部分旋律上沒那么動人,和聲結構看起來沒那么精致,也沒什么讓人驚嘆的樂思靈感或者形式上的創新。
不過人各有愛,而且身為音樂家或者老師,審美也不能太片面,齊清諾的這件作品也有她的許多優點,比如直接素材更豐富,許多地方表現力更直接,創新不是特別好但是探索挺大膽,第一感覺要比g大調協奏曲大氣不少,鋼琴方面的技藝呈現能讓聽眾驚喜
而且連立新和愛樂樂團的再創作也很成功,楊景行的再創作還更盡心,每一個音符每一段樂句,楊景行幾乎都用了最佳的表現方法。
簡單概括,喻昕婷和浦音樂團合作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是用娓娓動聽和悠遠綿長去引導聽眾深層次欣賞和忽略樂團或者演奏家的不足,楊景行和連立新今天則是用沒什么瑕疵的磅礴氣勢或者酣暢淋漓直接鎮住觀眾。
曲子的起伏不少,有些地方甚至出乎意料,幾位觀眾應該聽得很過癮。賀宏垂和龔曉玲似乎沒看過譜子,往往驚喜或者欣慰。曾經在臺上帶動數萬人瘋狂的齊達維現在也欣賞別人了,時不時看女兒,毫不掩飾的驕傲甚至得意。就詹華雨,好像沒受丈夫和女兒的熏陶,表情就像聽政府報告一樣,認真卻沒啥感悟。
齊清諾沒關心身邊的人,也沒多關心指揮和樂團,大部分時間都是毫不避諱地看著楊景行的,是不是眨眼的平靜之下好像有一些表情波動,但不明顯。
一刻鐘的曲子,在鋼琴的跳躍性慢慢變成連貫樂句中結束,呼應了主題,也留下想象。樂手、指揮和觀眾明顯都準備好了,要及時鼓掌。
可楊景行沒結束,毫無破綻地接入華彩,幾個音符,齊清諾就哈呵了一聲,一張照片的旋律嘛。
當然不是簡單的旋律,一張照片的主題只進行了一遍就開始變奏,和聲也逐漸豐富起來,越來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