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萌是皺眉的,不過還是堅持看著臺上,沒有瞧楊景行這邊,估計是不想打擊老同學。臺上唯一一個無所事事的喻昕婷坐在那舍得抬一下頭了,似乎在忘我欣賞同事們的工作。
第二樂章,耶羅米爾又比連立新快一點,只有五分鐘出頭。而且紐愛演奏先鋒派的作品肯定多得多,所以在處理那些破壞和崩塌的時候,要比浦海愛樂更有條例一些,屬于亂中有序,挺不錯的。
樂章間,音樂廳里很安靜,觀眾席上沒人有什么動作,大家都保持著被第二樂章激起的警惕性或者保護意識,大部分人都坐得挺端正,繼續看著臺上。
估計有長達十秒的寂靜之后,第三樂章才終于開始。
很快,悲傷和絕望就籠罩住了音樂廳,連樂弦都輕輕搖頭,皺眉得似乎難以自制。其他人沒有什么肢體動作,表情變化倒是蠻多。
作為情感色彩最復雜的一個樂章,其實臺上臺下都沒啥空閑時間,樂曲中連綿不絕的精彩樂思,層出不窮的鮮明色彩,勢不可擋的情感推進,都讓人應接不暇。
終于,樂章似乎要進入高潮,色彩開始趨于穩定,那種溫暖和光明和希望,越來越清晰,原來高昂。
在木管一次又一次柔軟明亮的激勵之下,銅管一次更比一次恢弘明亮,直到木管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后,銅管也終于爆發到了最高點,緊接著弦樂全體奏響,讓溫暖如母親懷抱一般的旋律瞬間充填了整個空間。
溫暖不知道多久之后,打擊樂開始鋪墊,慢慢加戲,別人則慢慢淡出,然后打擊樂逐漸當起主角。
又是一瞬間,管樂弦樂再次同時出擊,管樂澎湃地籠罩,弦樂恢弘地激射,似乎這個世界上只剩下美好和光明。
高潮一鼓作氣之后,樂曲又開始回落,進入樂章尾聲,又開始了憂傷地抒情,帶著希望和憧憬,弦樂組整齊溫柔地挺弓,但是還在揉弦,而且個個臉上都帶著藝術表情的。
第三第四樂章間的停歇只有幾秒鐘,因為和第二樂章結束后不同,聽完了第三樂章,大部分聽眾的表情不是準備迎戰,而是強烈期待美好的結局。
陶萌依然沒看楊景行這邊,喻昕婷也沒望觀眾席,樂弦也沒和楊景行說話。
第四樂章,嚴苛點講根本沒啥新鮮的,樂團和指揮很快輕松了下來,聽眾也逐漸放松了神經。楊景行的美國同行,聽了一段后都顯得心不在焉了,根本就是在諂媚討好聽眾,旋律的賣弄,和聲的顯擺,都比第一樂章過分得多。
能寫這樣的樂章,楊景行就應該能理解為什么口水歌能賺那么多錢,其實現在這音樂廳里那千多號人的絕大部分陶醉神情,和那些下載彩鈴后隨著簡單旋律開心哼唱的歌迷又有什么本質不同呢
樂章是由鋼琴引領進入尾聲的,活潑向上有如孩童嬉笑的旋律被喻昕婷彈得挺輕快,她的表情看上去也是愉悅的,彈下最后一個音符后好像還有笑容短暫浮現。
隨著耶羅米爾的指揮棒大幅度一劃,歡快的弦樂和用力的管樂瞬間終止,被紐愛演繹到超過四十二分鐘的楊景行第一交響曲,終于結束了。
觀眾還像還在陶醉中,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