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這首老套的歌,據在現場的趙程迪說,副歌把好些人都唱哭了,現場氣氛是高昂又感人。十分可惜的是沒有專業錄像,只有趙程迪的小dv記錄得很不全面。
楊景行到峨洋的時候,員工們已經在趙程迪的遠程指揮下做了好些事情,可是邱志堅依然沒有適應這個工作,文案雖然做得漂亮,但風格和需要像樂迷呈現的東西完全格格不入,根本就是他一廂情愿的抒發
星期天,楊景行約了孔晨荷在食堂邊吃午飯邊聊訪美的事。照說是美差,孔晨荷卻有點猶豫。
雖然自己的d大調奏鳴曲進展艱難不盡人意,但安馨還是很支持朋友抓住機會提升自己,提醒孔晨荷“不用考研了,最差留校沒問題吧。”
孔晨荷擔心“不知道昕婷在不在。”
楊景行笑“她不在你就做不好工作了”
孔晨荷搖頭“不是”
楊景行說“這事系里會和她溝通,你不用為難。你告訴她,她如果有安排也不用為難。”
孔晨荷搖頭嘴硬“不是為難我估計演出會越來越多。”
楊景行點頭“那就好。”
孔晨荷說真的,這還半個月呢,日本方面把什么采訪都安排好了,比英國人還上心熱情得多。喻昕婷真的有點鋼琴家的樣子了,至少已經超越了那些把幾個曾經去過,名字聽起來很有格調的演出場館寫在簡歷里的所謂世界著名鋼琴家強得多。
下午,楊景行趕去錄音部,給安卓補錄一條合音音軌,可有可無無傷大雅的,歌手想要就要吧。
五個合音,三男兩女都是熟手,挺快完成任務,然后楊景行和好就沒見的李英聊一聊。李英對楊景行介紹的林文芳大加稱贊,因為在那片地方,大家看到的除了貧窮落后,往往還伴隨著愚昧無知
但是李英從林文芳身上看到了希望,她簡直難以想象,一個女孩子在那么貧窮偏僻的家庭中長大,是怎么樣建立起理想和毅力的,尤其還有自信。
楊景行看了很多照片,李英一群人七八個,乘坐的是面包車,走的十分泥濘的山路,和林文芳聯系的方式是村中的小學的固定電話。
后來是林文芳讀高中的弟弟和李英他們電話聯系,林文芳自己則走了數公里小路到車子能開到的最近的地方來接客人。兩邊碰面的時候,手機已經沒信號了。
李英說,一見面林文芳就給了團隊很不錯的印象,大家都覺得這個女生不卑不亢,雖然穿著打扮一點不像個在浦海讀書的大學生。
林文芳希望李英的團隊能幫助村中的小學,所以她就事先聯絡好了學校僅有的兩個老師,十幾個學生也都集合在學校等候,盡管是放假。
比起李英他們常去的特校,這個小學簡直慘不忍睹,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土石房子,還有隱約的標語,而那些學生看起來更可憐,尤其是衛生狀況
林文芳的意識也讓李英他們感動,她說孩子們需要的不是衣服不是鞋子,而是希望和夢想,希望他們能在這樣的年紀就產生奮斗的動力并且一直堅持不放棄,相信十年二十年之后,會看到成果
林文芳還在家里招待了客人,燉了一大鍋很多豬肉的菜,還有小菜,浦海人都吃得很酸楚,因為主人自己堅決不一起吃。
為了照顧林文芳的自尊吧,浦海人并沒刻意對破落的土石木頭甚至竹篾房子拍照。讓李英最為動容的一張照片是林文芳弟弟的課本之類,就堆在土石房子里由破舊的木板隔斷出的一個所謂臥室的床邊,至于那張床
林文芳的父母看起來有點像爺爺奶奶了,李英說通過交談發現當母親的對教育有偏執的信奈,說不管累死累活就算去乞討,兒女讀書的事她絕不耽誤的。林文芳小時候每天放養的一頭牛在她上高中的時候被賣了,林文芳很舍不得,直哭。
其實林家在村中是驕傲的,家里出了村里第一個本科大學生,很可能馬上就有第二個。因為有個姐姐在外打工,家中經濟條件對比起來還算好,有一臺保護得很好的小電視。林家父母十分感謝政府感謝黨,能有助學貸款和獎學金這樣的好事。
李英他們走的時候,林文芳又送到上車的地方。大家合影之后,當浦海人拿出早湊起來的兩千塊錢不管什么理由,林文芳是堅決不收的,后來差點被逼哭了,浦海人才作罷。
李英現在說起來都有點忍不住,大家泥巴滾滾地擠上面包車,揮手道別,那可憐的女孩子在好深的稀泥中跟著走了好遠。
楊景行突然產生想法“要不我們寫首歌吧,你寫詞,我譜曲”
李英非常支持,但是堅決不是能是自己作詞,不然簡直是玷污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