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行驚訝“不會吧,這么出名了”
孔晨荷呵,倉促局促地問“是不是你我不告訴她”
楊景行不明白“什么是不是我”
安馨有點嫌棄孔晨荷“總之要自己行,你有資格站上去站得住,是什么都沒關系。”
孔晨荷就不多問了,有點后悔的樣子,不過還是告訴楊景行“昕婷完全沒想到不過也沒懷疑你”
亞洲愛樂樂團,這名字起得嚇死人,其實是個非官方不正規的團體,之所以弄個大洲的噱頭,是因為樂團從上到下都是亞裔,不過這些亞裔都不錯,平時都是在全世界各大樂團任職,很多人還是首席之類,所有樂團有個外號叫亞洲群英會,而且群英會中華裔不少。
也是因為從指揮到樂手都是有正式工作的,所以亞洲愛樂只有在各大樂團都放假的時候才能集合起來排練演出,就是大部分樂團的音樂季休整期,七八月份的時候。
因為畢竟是群英會,又是在別人的空檔期,再加上場次很少并且不是每年都有,所以這個沒啥歷史也沒啥底蘊的“亞洲愛樂樂團”還是很受資深樂迷關注的,有時候還有一票難求的熱度。
其實楊景行的觸角還沒那么長,亞洲愛樂那邊的關系是多路途徑一起下手的,而且是從去年紐愛新作音樂會之后就開始運作聯系了。首先是八十周年的時候認識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在亞洲愛樂地位牢固,而且這位演奏家和連立新關系挺不錯,然后是樂團里還有位臺灣的大提琴演奏家和唐青是好朋友,再還有校長的關系
可亞洲愛樂的組織者兼首席指揮兼音樂總監是個在維也納任職的日本籍著名指揮,他挺不好說話,那么多關系推薦之后,還要聽過喻昕婷的錄音,聽了后也沒個回話,最后是喻昕婷和nhk交響樂團的合作才讓他點頭。
孔晨荷之所以懷疑楊景行可能是因為亞洲愛樂邀請喻昕婷并不是出于對升c小調協奏曲的興趣,而喻昕婷沒懷疑楊景行可能也是因為這個。
楊景行現在可能也知道紙包不住火是真理,所以最后并沒讓孔晨荷帶著謎團離開,告訴了她所謂的事實“其實亞洲愛樂是很早以前的事,是系里和教授的意思,而且有很多人幫忙,也不是看我的面子,我其實沒做什么其實昕婷是靠自己,這次和nhk的合作很成功,那邊才決定。你叫昕婷別多想別介意,什么家都是朋友老師幫忙走過來的,關鍵是她擔得起,安馨說得對其實不用解釋,本來也沒我什么事。”
孔晨荷看著楊景行的樣子,小心點點頭,猛想起“那個五一你有空沒王宇晨她們,可能最后一次在學校演出了。”朋友們都陸續畢業啊,楊景行又沒發展師弟師妹。
楊景行點頭“我知道,我盡量三零六也要回校。”
齊清諾的效率不高啊,一個多月了,作業還沒點動靜,不過她也確實忙,畢業論文音樂節的,而且還有交流課。
作曲系也搞出了點新意思,優秀畢業生要以論文為基礎進行至少一次同學交流,就像楊景行搞的那樣,據說很有效果。齊清諾這屆除了她還有三個男生,彭一偉當然在其中。這次浦海之春,彭一偉的小提琴協奏曲會入圍,還是知名演奏家,也算是浦音作曲系畢業生的新高度,齊清諾和楊景行不作參考。
四月十五號早上,楊景行和李英在錄音棚碰面,楊景行交工,輪到李英檢查譜曲了。不過李英沒楊景行那么討嫌,不對別人的成果指手畫腳,她很認真地讀譜,手上輕微動作找節拍。
看了好一會可能有兩三遍,李英的結論是“很不一樣。”
楊景行說“再聽聽伴奏,看是不是這個意思。”
合成器做的伴奏,小提琴前奏一開始還顯得有點點柔情傷感的意思像那么回事,可是慢慢畫風就變了,電吉他一登場,鋼琴也不客氣明顯不對了,文不對題啊,純看這編曲雖然挺不錯,但是怎么一股子流行搖滾味,根本不像是做給殘障貧困兒童的東西。
李英也沒質疑,對著譜子好好聽,她也是專業的,不用楊景行提示解釋什么,伴奏挺長的,有五分多鐘。
可能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專業,聽完一遍伴奏,李英就等不及“試試吧”
重新播放伴奏,李英全神貫注,踩著點開唱“小小的愿望,像輕輕的羽毛,一片一片,能結成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