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部長送給親屬后楊景行又要迎接治喪辦公室主任曹部長也是浦海政協主席,這會還是等會追悼會的主持人,得多聊幾句。正說要送部長去休息室,那邊愛樂樂團魚貫而出準備登臺了,曹部長要與民同樂。
在樂團就位的時間里,王進哲連立新和團首席三個人過來完成了瞻仰儀式,不用過楊景行這關直接向親屬致哀,然后連立新和音樂家協會主席熱情碰面,又認識了院士。聽說院士要參加追悼會,王進哲也幫忙招呼去休息室,不過院士更想近距離欣賞音樂,那就一起去前面吧。秦世貴和楊程義還沒聊完,周莉華跟蕭舒夏看起來更對胃口。
樂團的到位當然引人注目駐足,都有點鬧騰了,可能還會造成一定的擁堵。好在是有預案的,警察同志進吊唁廳了。
九點十分,現場演奏準時開始。逐鹿雖然完成在解放前但也是有特點的優秀作品,可惜演出太少,就算從業者欣賞過的也不多。不過這里畢竟不是音樂廳,而且好像排練得也不是很精細。
也不是所有人都在那邊駐足了,何況這邊也能聽得見,所以親屬還在繼續回禮或者接受慰問,還能更從容一些。
樂曲進行幾分鐘后,一個被輪椅推進來的老人吸引了很多人注意。看樣子比逝者年輕不了幾歲,也是那樣干瘦的雙手一邊拿著自制的逝者遺像,一邊拿著丁桑鵬第一和第三交響曲唱片,兩只手都用力展示出來。在到達瞻仰區后,老人又使勁伸脖子挺身體,可似乎是下肢癱瘓狀態,而靈床的確高了點。
親屬、賓客、領導都看著這位老人,逝者長子甚至向楊景行投來期待的神情,可惜沒人認識。老人和推輪椅的中年人也無意停留跟誰交流,默默來默默走。
中央電視臺來遲了一步,不然可以拍下這個誠摯的吊唁老人。不過大臺真是不一樣,直來直去的根本不用在乎周圍,而那邊在拍樂團的杜曉幾人多么小心翼翼。
大臺來了沒一會,本來因為樂團演奏而有點喧囂的吊唁廳突然由外而內地快速沉穩沉重下來,盡管音樂并沒停止原來是市委書記到了,也沒前呼后擁,就跟了一個曹部長和一個三十幾歲的男人,而且書記本人面向和藹,但是周圍還是一面肅穆,能讓的趕快讓。
楊景行都再后退一些,跟秦世貴小聲說“還有一會,您去休息室喝口茶吧,民族樂團和交響樂團也到了。”
“不著急。”秦世貴這么說著卻“楊先生楊太太我就等你們的好消息了景行還沒跟我說你爺爺參加過抗美援朝,我父親也是打過三八線的”
平京來的這么瞧不起浦海嗎,幾乎就在浦海市委書記跟前嚷嚷。楊景行可不敢“您跟我爸聊,爸爸你送秦書記過去吧。”
楊程義很給兒子面子“您請”
市委書記是親切慰問,在大臺的鏡頭前跟親屬聊了兩三分鐘才走,然后那邊也及時開閘一下放進來好多人,讓攝影機拍下好素材。
吊唁賓客中年輕人很少,主要是浦音的學生,他們成群有些會跟楊景行點頭打個招呼但不占用親屬時間。老師和行政們雖然沒結伴但來得比學生還多一些,無需搭理楊主任但會跟親屬說說話。
一刻鐘時長的逐鹿結束后還是有不小掌聲的,浦海愛樂退場,聽眾就抓緊時間過來制造一波景象。
民族樂團的形式跟愛樂差不多,也是樂手去就位團長和指揮過來向家屬致哀。不同的是在歸鳳開始后,不用參演的樂團人員就列隊過來瞻仰遺容了。說是自愿,看樣子除了門衛室的差不多都來了。
親屬也忙不過來呀,就沒參演的兩位首席跟親屬握個手吧,辦公室主任之類的都免了。楊景行也不用招呼,點頭就行。
三零六走在隊伍后面的,十一個來齊了。齊清諾沒帶頭似乎不把自己當領導,難怪之前沒和文付江一起來慰問親屬。
跟女生們之間楊景行連頭都不用點,對幾個眼神就行,還只對得上半數呢。
歸鳳接近尾聲的時候,今天最大的人物來了。在新聞中看到的人只距離那么幾米遠,楊程義還是要多留意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