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行也“謝謝。”
中年人男人又鼓勵“第一次在這個廳看到這種盛況,我是老樂迷。”
楊景行再“謝謝。”
可指揮是真沒辦法了,主持人就上臺,感嘆感謝一大通,自吹互吹明示暗示一大堆,目的其實就是“請大家再次以最熱烈的掌聲”
聽眾們并沒依依不舍,其實在主持人的晚安說出來之前就有些人離開座位了。老樂迷再跟楊景行聊一聊,顯得對行業動態有一些了解,遺憾不能去浦海聽柏林愛樂的現場,也提醒作曲家回應別人的招呼。
還蠻多聽眾向作曲家揮個手投個笑,不過楊景行得去前面感謝了,總不能等人家過來,但是叫兩個姑娘原地等候。
專家教授們的說法也是“激動人心盛況空前”,熱烈握手互相感謝。處長作曲家很高興看到年輕人對民樂的理解這么深刻,說如果自己的作品是一株花開幾枝的梅莊,那么第二交響曲就是一座有奇石有清泉的花園。
領導都能這么謙遜,大家更得大方拿出對作品的看法。
楊景行當然得感謝所有人,但最有感觸的好像還是“聽眾特別有耐心,我也算初來乍到其實有點沒底,現在很感動很受鼓舞。”
是呀,大家都深有體會,從一開始的平平常常甚至漫不經心到最后的如癡如醉甚至情不自禁,是比持久掌聲好一百倍的肯定。領導都要嚴肅講話號召了,大家在慶祝恭喜之外更要思考和研究,文藝工作者該怎么樣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真是心潮澎湃呀,除了作曲家也得感謝指揮感謝演奏家們呀,大家一起去吧。秦世貴倒比楊景行還記著兩個大學生,看看有一群中音學生再幫忙招呼,還是不太放心“叫過來”
楊景行搖頭“不用。”
觀眾和演員在后臺勝利會師,場面喜慶熱鬧得真該敲鑼打鼓。座談會、專題研討會、課題研究、下一輪演出、特聘還客座都要提上日程了。
作曲家只是一小部分因素,再說楊景行可沒時間去欣賞指揮家的書法藝術了,就斗膽“吳指揮,我今天還有點事要辦,下次再來感謝您”
“我一高興給忘記了。”秦世貴出面打圓場“景行的好朋友還在等他”
都看到了,作曲家的朋友也是來捧場的嘛,指揮還得說聲感謝呢。可是去前面一看,廳里已經沒人了,應該是去出去了。
一群人又繼續往外面慶祝,可到外頭十幾雙眼睛左看又看也沒見兩個姑娘。楊景行連忙打電話,旁邊周莉華還擔心不是生氣了吧。
電話里劉苗就答應了一聲來了,然后和夏雪是被人從行政樓里送出來的。一群人哈哈哈放下心來認識關心一番“可不一般的兩位聽眾”,平京人還顯得特別好客,邀請去學院訪問,民族樂團和交響院團還要送年票爭搶樂迷。
這時候兩個大學生就真的采取盡量不說話的方針,笑容還是有的。
不該自作主張請大學生去行政樓的工作人員想彌補吧,很快幫忙叫好了車,卻更被領導批評,用得著出租車嗎
也算認識作曲家的工作人員真是委屈“我剛問過兩位小姐”
楊景行就十分感謝,時間實在不早了,擇日再謝。
揮了手上了車,給司機的目的地是民大,比北大好吃東西。楊景行其實是挺在意樂迷看法的“什么感覺”
劉苗感覺不太好“一群神氣活現的自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