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他們知道他當初過得不容易,才對他能自己在戶部站穩了腳分外滿意。就聽他說下去“那時為了了解部里的情況,我著實結交了幾個筆帖式,發現這些人并不是沒有才干,而是部里好些基礎的活都是他們動手。因為日常升遷的機會少,這些筆帖式也不是沒有怨言,所以他們一般自己自成一圈,外人并不好插進去。我若到了那里,能和這些人交好的話,對各部的情況都能知道個七八分。”
這是實情,好些科舉出來的官員,都有眼高手低的毛病,張家父子都曾在各部呆過,并不需要賈璉為他們多做解釋“那時我都在想,一部要是沒有了尚書,大概再來個尚書不用多少日子就能熟悉。可是要真沒了筆帖式,那好些具體的事兒該如何辦,各部都得亂起來。所以祖父,這筆帖式并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大有可為。”
張老太爺聽了他的解釋,高興地道“好。你有這份眼力,將來一定比你那個老子強得多。本來你就比他穩重,再在各部有了自己有人脈,如果能有一、二值得培養的,自己不便出面,由你幾個哥哥出面也好。”
聽了他老人家的話,賈璉也不覺得人家就是要摘他的果子,親戚之間本來就是互惠互利,張家這一年多來幫助他良多,也是時候由他與表兄弟們之間交往,才不至將來坳一輩凋零,兩家的關系越來越淡。
張清又把皇帝所說,不管孫苑生的是什么到時都會的封賞的話說了,賈璉只有更高興的。這些天孫苑雖然面上不顯,可是心里未嘗沒有壓力。要是她這一胎是男孩子還好說,如果是個女孩,姐姐是郡主,自己卻是普通的官家千金,孩子之間也容易起了攀比之心。
這些賈璉就算是心里清楚,也不好多勸,畢竟他沒有他老子的厚臉皮,做不出為了孩子們之間公平,進宮去自己討好處的事兒。就算是他學了那臉皮的厚度,也沒那個臉面能進得去宮不是。
事情就此算是已經有了章程,賈璉離府的時候匆匆忙忙,回來的時候卻是高高興興。給邢夫人先報了喜信,邢夫人也是開懷“這是好事兒。你去哪里辦差的事兒我說不上來,不過有老太爺和舅老爺那里看著,一定是不錯的。”
賈璉稱是后,又把皇帝已經答應將來封賞孫苑肚子里的孩子之事兒說了,邢夫人更是高興“這才真是好消息。你快回自己院子,把這事兒和你媳婦好生說一說,讓她也高興高興。這些天,我看她有時也是恍惚,怕是也有一層擔心呢。”
要是邢夫人都能看同孫苑的不同,那這不同就有點過了。賈璉原本以為孫苑不過是在自己面前放松才表現出來,不想她竟連掩飾也不做嗎
看他變了臉色,邢夫人道“你少在那里亂猜亂想的。也別回去啰嗦她。現在她是什么時候,可是能禁得住你厲聲的時候再說女人總是心眼小些,我原來不也如此你看你老子可為這個說過什么”
沒少說賈璉不好說出這話,只點頭應下才回自己的院子。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