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討論再討論,最后定下來的結果是,由賈琮和平郡王一起去看賈赦,畢竟一個自己的親兒子都不到場,實在說不過去。至于哭鬧的巧姐兒,只能交給孫苑去擺平。
好在孫苑只是做出了一個自己肚子痛的動作,巧姐兒就乖乖就范了她想祖父不假,可母親也是她好不容易才盼來的,想讓弟弟快點來陪她也是真。
就算是將軍府定下來了出行的人選,可也不是說走就能走的。不說皇帝那里還沒有旨意,就是賈母那里,也得給人家一個信不是,那可是賈赦的親娘。
送信的人自然只能是賈璉,等他把來意與賈母一說,老太太先就嗷地一聲昏過去了。底下的賈政與王夫人就要讓人去請大夫,不過賈璉止住了他們他帶著太醫過來的。
也不怪賈璉到人家家里還帶著太醫,實在是他說的不是什么好消息,賈母又有前科,不帶個太醫過來,要是老太太搶救不及時,那賈赦和賈璉就等著讓人指脊梁骨吧。
太醫又是扎針又是開藥方子,賈母才算是緩過這口氣來。她不待見賈赦不假,可真沒有讓賈赦死的心。何況現在她在二房這里住得并不順心,還指望著賈赦回來接她回將軍府呢,不想卻聽到了這個消息。也就難怪她昏過去了。
“誰去”賈母此時虛弱得很,只問出了兩個字。
賈璉小心地道“父親讓送信的人說,不許我去。”見賈母要急,忙道“好在平郡王已經請了旨,由他帶著琮兒一起去。”
不等賈母反駁,賈政先道“一個孩子,一個外人,如何使得讓人怎么看我們家。”
賈璉這個氣呀,聽你說得堂皇,可怎么不想想自己家里的情況不說感激人家平郡王,還張口閉口的外人。這個外人可從沒算計過自己家里,你這個“內人”卻兩說。
見賈璉不答話,賈政只反復地道“家中也不是沒有別人,總不好讓外人去。再說琮兒又小,路上如何使得。”
聽不下去的賈璉只問“那依二老爺的意思,可有好人選”
“這個”賈政只是批評家,不是實干家,他能找出一切事兒的毛病,卻并沒有解決辦法,只好自己在那里“這個”個不休,再不提人選不對的事。
知道他是什么德性,賈璉只問賈母“老太太可有什么話帶給父親只怕皇上的旨意馬上會下來,明后天人就得走。”
“讓他快些回來。”賈母這是真心話。
賈璉聽了也有些動容,正要再問賈政,就有婆子進來報“璉二爺,將軍府的人來請您快回去,說是圣旨下了。”
為讓賈母放心,賈璉讓將軍府來的人到窗下站著,親口問“府里可接旨了旨意如何”
來人是賈璉的小廝旺兒,最是個嘴上來得的“回二爺的話,因二爺不在家,是平郡王帶著琮三爺接的旨。皇上定下平郡王他們后日啟程,一位御醫、四位太醫隨行。另外聽了琮三爺主動以稚齡探父,孝心可嘉,封了三爺輕車云騎尉。”
這皇帝也是任性,一遇到賈赦的家人,爵位就和批發的一樣,讓屋里的人聽了心里五味雜陳。賈璉卻不在意,他將來最少也能襲個三等將軍,又剛升出了與賈琮兄弟幫扶之心,只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