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殿里傳出了四聲怒喝。
除族,還是除的皇族,那等于是要將自己與子孫后代的前程一筆勾銷。別人才不管你是自請還是被動,只會說是因為平郡王不見容于皇家,才會落得如此。
就是賈赦,也沒想到平郡王會是這個反應,他上前就要把平郡王拉起來“咱們再想想辦法。”
你都不想把玉兒嫁給我了,還想什么辦法。平郡王覺得這個父親,一有事兒就想把自己推出去,不是個好父親。于是,他沒和以往一樣聽話,梗著脖子就是不起來。
太上皇與帝后六目相對,也一時沒了主意。
可總不能讓平郡王就這樣跪著,太上皇也動手,拉起平郡王。對著這個太子遺脈,太上皇也不知道如何才能保得他萬全。
皇帝想了想,對著太上皇道“要不,父皇您下道旨意,封念恩為鐵帽子王爺”
賈赦就打斷他“不可。這帽子是鐵的,人脖子可是肉做的。念恩本來就已經夠招人眼了。”可別再給他百上加斤了。
的確是。平郡王一旦成親,加為親王是應有之義,總不能他媳婦是個公主,他還只是個郡王,比媳婦的品級還差些。
想到這個,太上皇與皇帝看皇后都有些不對了你看那個侄媳婦再喜歡,也不能為了抬她的身份,生生封了公主,現在怎么說怎么大家都有點別扭。只是當日皇后是當著一屋子命婦下的旨,為了保全她的面子,也不能把旨意追回來。
好在比起眼前的愁事,這個只能算是埋怨,提都不用提起。
皇后不知道兩人又在埋怨自己封了黛玉公主的事,還開口道“不如就讓父皇下道旨意,交由念恩收好。上面言明,只要念恩一脈,不是主動謀反,后世帝王不得絕其子嗣”
這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皇帝也跟著道“到時我也可以下份旨意。”到時是何時,大家心知肚明。也就是在當今之朝,平郡王可保無恙。有了他的臨終遺言,他兒子那一輩也算是做了保。
兒孫自有兒孫愁,莫為兒孫做馬牛。賈赦覺得這個結果可以滿意了,要是平郡王的后世子孫真出了膽大之輩,總不能非得讓人家姑息不是。
平郡王這才知道賈赦為他爭取的是什么,剛才自己還無端地懷疑父親,真真該死。可憐的平郡王,不知道最初賈赦是真心想把這婚事攪黃,沉浸在自己的自責中不能自撥。
既然已經為黛玉爭得了最大程度的生命保障,賈赦也就不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他看看太上皇與帝后“今天叫我進宮,是不是就要商量兩個孩子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