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呀,”賈赦見皇帝下不了決心,只好在一邊給他畫餅“那些匠人要萬一真能研究出如一樣的東西來呢都說三個臭皮匠能頂一個諸葛亮,這網羅來的匠人多了,都是說不準的事。你給他們個小官,他們改換了門庭,能不死心踏地的賣命”
皇帝怎么想怎么覺得,這雖然是賈赦的要求,可是從長遠來看,還是自己占大便宜這個帝國都是自己的,帝國強盛了,還不是自己治國的成績。有理,就是這么回事。
當然有理,為了讓皇帝聽進去,賈赦可是將那些穿越前輩的智慧都使出來了,就等著皇帝點頭。就是太上皇,也與皇帝是差不多的心思,只在心里嘆息賈赦覺醒得太晚了,要是自己主政時他能如此,想必
何必再想,那時還不是為了太子之事才與自己有了心結,不愿意幫襯自己,沒見太子一手帶大的皇帝才上位幾年,他就在家里呆不住了。這樣也好,不僅皇帝的位置坐得更穩,就是自己,也能多享受幾年清福。
太上皇的目光,就越發柔和起來。
皇帝封筆前,連下了幾道旨意,一道就是賈孜開疆有功,封定邊侯,并將原寧國府改制后,為定邊侯府,準其家眷入京居住。
不是皇帝不信任賈孜,只是還不是一樣信任原來的西寧王爺可是幾代兒孫下來,誰能保證代代人都能看得明白為后世子孫計,不得不如此罷了。
一道旨意就是給原寧國府嫡系賈薔的,理由是太上皇顧念老臣,不忍寧公一脈香火斷絕。反正那賈薔也沒參與賈珍之事,賞他一個輕車云都尉的空銜,好保寧公有個香火之奉。
又一道旨意是給賈璉的,他升了三品的戶部右侍郎。這回還是沾了他老子的光,那土豆與玉米兩樣已經開始大面積推廣種植,一下子各地賦稅收繳得容易起來老百姓有了裹腹之物,誰也不想為了逃稅背井離鄉了。
可是稅賦收繳得多,戶部的人手明顯不夠用起來,那張尚書果斷出手搶人,他還就看賈璉得用,人又不拿架子、吃得下辛苦,不要太好使喚。天天磨著皇帝,要人,要人,就是要人。皇帝讓他磨得不輕,覺得也算是個好事兒,正好彌補賈赦一二,干脆也不與他商量,直接下了旨意。
等兩道旨意到了鼎國公府就是兩道旨意,誰讓賈赦覺得賈敬一年來成果斐然,大發慈悲地將人接到鼎國公府里來過年呢。別人猶可,賈敬先哭上了一鼻子。
別看他不大通人故,可是這樣的好事怎么落在他們頭上,還是知道來龍去脈的。等頒旨的小太監拿著厚厚的荷包一走,他幾步來到賈赦面前,就給跪了。這還不算,又張羅著讓已經震傻了的賈薔與一臉有與榮焉的惜春一道跪下。
“你這是做什么。”賈赦伸手扶不起人來,只好給賈璉與賈琮使眼色。
“多謝兄弟再造之恩。”賈敬回答得十分鄭重“當日你把我帶到莊子上,又說了那些扎心的話,我還怨過你。甚至還想過,總有一日要把你踩在腳下。可是今日我才知道,是我小人之心了,你那是在點醒我呀。”
賈赦就邊扶他起來邊道“想把我踩在腳下的人多了去了,不差你一個。這些孩子看著呢,快起來。”
賈薔卻不起身,自己給賈赦重重磕了幾個頭“叔祖的栽培,侄孫永志不忘。有什么事情,請叔祖盡管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