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媚蘭想在宮中多弄錢,那是很不容易。
清代后宮女子等級可分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官女子。
宮中的宮份是分等級來拿,皇太后娘娘的宮份最高,宮份是年金二十兩、白銀一千兩。皇后娘娘宮份沒有黃金,只有一千兩白銀。皇貴妃及貴妃的宮份是白銀八百兩。妃的宮份是六百兩白銀,而嬪的宮份是三百兩白銀的宮銀,貴人的宮份是二百兩白銀。貴人以下,根本不算是人,只有幾十兩銀子的宮份,有些位份最低的宮女子,還要做事才有食物吃。
后宮嬪妃想要多打賞奴才,只能從娘家要錢來用。娘家沒錢的,只能自己省吃儉用了。
后宮娘娘除了現金,還有實物分發。綢緞、棉花、貂皮、豬肉、羊肉甚至到蘿卜、青菜、米、油配給多少,都有明文規定。
按規定,皇后所配宮女為12人,皇貴妃所配宮女8人,貴妃所配宮女8人,妃所配宮女6人,嬪所配宮女6,貴人所配宮女4人,常在3、答應2、官女子無人侍候,晚上要陪皇帝睡外,平時自己的事自己做,另有任務要做,根本就是跟奴才一般。
雖然按規定后妃有一定的宮女侍候,但宮份和實物就那么多,你要的宮女多,大家分攤下來,大家都要勒著肚子過日子,因此,每個后宮嬪妃,要的宮女都少過定例。佟佳貴妃的宮女按規定是8名,實現上她才要6名。宜妃、惠妃、榮妃、德妃的宮女定例是6名,實則她們才用4名。良嬪的宮女定人也是6人,因為她是嬪,比宜妃、惠妃、榮妃、德妃得的宮份更少,實物也得更少,因此她才用3名宮女,人少地方大,她的住址,顯得有些寂涼。八福晉看不過眼,調自己的一個奴婢到良嬪處所景仁宮幫忙,奴婢的月例她包了,因此良嬪的景仁宮,才有4個宮女侍候,顯得有些人氣。
年媚蘭知道為什么后宮的女人,要拼命向皇帝獻媚。因為位份的高低,決定你得到住所的大小、裝修程度、宮份、宮女和太監的多少。
位份的高低,不但決定待遇上的差距,身份待遇上的懸殊,生活待遇不同,還能掌控自己和別人的命運及生死。
年媚蘭看懂內務府的賬本后,知道后宮女人得到的待遇不同,心想怪不得那些后宮嬪妃,見到康熙,像蝴蝶見到花、蜜蠟見到蜜一樣,撲似進過去獻媚,可憐的女人
年媚蘭還了解到,很多參加選秀進宮的后宮嬪妃,背負著家族命運步入紫禁城。她們的生命與家族緊密相相,不得不爭寵,家族的盛榮要看她們能不能獲得皇帝的寵幸,如果不能完成家族賦予的使命,那么她們將無任何價值可言,家不容她,宮不容她們,她們可能也再無立足之地。,所以她們只有拼命爭寵,才能獲得稍好一點的待遇。
為了爭寵,后宮嬪妃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按皇帝的喜好來做。她們還費盡心機地施展她們的才華,利用她們的才華去討皇帝的歡心。她們要獨霸圣寵不算,還要懷孕生子,否則也是白歡喜。因此,后宮日日演繹著心狠手辣的爭寵故事,永不停歇。
“金碧輝煌的紫禁城,在被人在外人看來,是美輪美奐的皇宮。可是,在里面生活,十分壓抑。做事要小心,居住要小心,行走要小心,說話更要小心。在這里不小心,什么時候死了都不知道。”年媚蘭不禁搖頭嘆氣,不過她想,這座美輪美奐的紫禁城,跟她半點關系都沒有,她在這里,只不過是一個過客。時候到了,她帶上銀子及金銀珠寶,溜之大吉
佟佳貴妃想利用年媚蘭來跟其他后宮嬪妃爭寵,因此不給年媚蘭回雍親王府。她還假仁假意地問年媚蘭是否想回雍親王府。
年媚蘭當然不愿意回雍親王府,于是伏進佟佳貴妃說“親親的好額娘,兒臣喜歡在您身邊侍候”
佟佳貴妃用年媚蘭的話,為自己爭寵辨白“主要是本宮的干女兒不舍得離開,認了這么好這么親的干女兒,本宮要多留她在身邊多呆一陣子,呵呵,這干女兒,本宮認對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