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皇太后原來趾高氣揚的架式。現在傳出對她不利的流言蜚語后,她低調了很多。
因為對仁壽皇太后的流言蜚語傳得滿城風雨,仁壽皇太后不得不收斂一些那囂張氣焰,而且很少出宮,罵人和為難雍正之事,少了一些。
年媚蘭知道仁壽皇太后是怕了宮中亂傳的流言蜚語,收斂些了,于是見仁壽皇太后很少出宮后,主動去問她:“仁壽皇太后娘娘,您怎么不到御花園去散步了?”
仁壽皇太后說:“天氣太熱,本宮覺得還是呆在永和宮中涼快!”
“原來是這樣!”年媚蘭似笑非笑地說。
仁壽皇太后懷疑年媚蘭是暗諷自己,但年媚蘭說得很含蓄,她找不到事罵年媚蘭和告年媚蘭的御狀。
年媚蘭暗笑,她想仁壽皇太后,你也有怕流言蜚語的這一天!
可是,張起麟做事,遠遠比年媚蘭想的還要厲害。宮中又傳流言蜚語,說仁壽皇太后不但拿錢補貼娘家,而且還賣官。
這流言蜚語傳得波譎云詭,而且傳得跟真的一樣。
這種流言蜚語雍正是不知道,因為沒有人敢把這些話傳給雍正聽。
仁壽皇太后聽到這流言蜚語,坐不住了。雍正登上皇位后,她每天錦衣玉食,又不缺少銀子花,怎可能賣官賺錢?
年媚蘭卻假裝不知道這件事,任由那些人說仁壽皇太后的流言蜚語。
仁壽皇太后坐不住了,親自去查流言蜚語的出處。
年媚蘭見仁壽皇太后來了,起身迎接,心中暗暗地笑!
仁壽皇太后不像以往那樣開門見山地說話,而是繞了一大圈子,才吞吞吐吐地說出宮中對她不利的流言蜚語。
年媚蘭聽了仁壽皇太后之話后,假裝才知道的樣子,說:“仁壽皇太后娘娘,您說給臣妾聽后,臣妾才知道。呀,原來宮中那些人,閑得無事亂扯這么離譜的是非!不過,扯事非,一直是宮中人的慣例,禁不得也無從禁起。這樣吧,明日臣妾讓人去查一下,如果找得到源頭,就嚴懲不貸。
“對,查出來,就嚴懲不貸!”仁壽皇太后,這才笑了。
年媚蘭肯定不理會那些流言蜚語,而仁壽皇太后為了消破謠言,有事無事在宮中亂逛,甚至在日頭極大時,也出動去查“案”。
年媚蘭笑得肚子都痛了,大大賞了張起麟這個年青、有能力的太監。
雍正見仁壽皇太后久不來找他鬧,有些奇怪,但沒空理會,因為要處理的國事太多了。
仁壽皇太后對付宮中傳出的流言蜚語都搞不掂,沒精神鬧雍正和后宮嬪妃了,于是,紫禁城里的人,過了幾日稍正常的日子。
后來,雍正才知道仁壽皇太后不來找自己鬧,是因為年媚蘭在背后搞鬼,讓仁壽皇太后自顧不暇,沒空來找自己的麻煩。
“媚蘭,朕的蘭,你真調皮呀!”雍正望著鐘粹宮的方向,笑了。
年媚蘭欣賞張起麟,雍正也欣賞,于是張起麟,連升三級,跟蘇培盛平起平坐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