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后宮女人爾虞我詐,殘酷程度不差于朝堂之上的那些大臣們。
白鶴染從前甚少與后妃打交道,除了陳皇后和葉太后之外,其余人基本就沒接觸過。誰成想今日剛到,這麗嬪就給她上演了一場活宮斗,還是當著她的面兒直接給白明珠挖坑。
這哪是白明珠一個人的坑,分明就是三個人的坑,白明珠算一個,她和陳皇后也被算了進去。這荔枝她要是給了白明珠,那陳皇后心里必然不痛快,哪有前腳剛送了禮,還沒等捂熱乎呢,就被收禮人當著她的面轉送給了康嬪。這不是當面打陳皇后的臉,告訴陳皇后你雖是我的干娘,但康嬪也是我的親姑姑,我還是向著親姑姑么。
而如果她不給,白明珠可就下不來臺,親姑姑的面子也就丟盡了。
但不管誰打臉,她白鶴染都落不著什么好。一語三雕,心思可謂惡毒之致。
白鶴染看著那麗嬪,唇角泛起一絲冷笑。她雖沒在后宮生活過,但前世白家那樣的大家族卻不比皇宮差多少。麗嬪想跟她玩兒,火候還差了些。
白鶴染笑了笑,又開口道“每個人的格局都是不一樣的,肚量就也會不一樣。麗嬪以為我姑母會因為這點小事而生氣,而實際上我姑母自幼家教甚嚴,規矩禮數人情理短都有著極其嚴苛的衡量標準。在我姑母從小到大受到的教導中,這盤荔枝那就應該是送給小公主的,畢竟它就得自小公主的母親,我怎么可能當著贈送人的面再轉贈旁人我姑母又怎么可能在這種時候伸手來要小公主的東西姑母,阿染說得對吧”
康嬪聽著白鶴染的話,不由得點了點頭,“沒錯,自幼家母就教導我們,說什么做什么拿什么吃什么,都要分場合、懂規矩。就像這盤荔枝,我跟我的侄女都明白,這東西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給到我這兒,所以我們想都沒往這上面想。今兒別說我根本沒想要,就是阿染她一定要給我,我也會訓斥她不懂禮數,丟了白家的臉。”
雖不喜白鶴染,但是這種時候康嬪除了配合著白鶴染反將麗嬪一軍之外,再無它法。可同時,她也算再一次見識了白鶴染那張厲害的嘴。
麗嬪此刻簡直想找個地縫鉆進去,這姑侄二人是在拐轉抹腳的罵她沒教養呢可是又把她給堵得無法反駁,因為確實是她截了白鶴染的話頭兒,根本沒讓白鶴染把東西要送給誰說出來。就算是當初想送給康嬪的,現在人家也不會承認了。而她呢則又得罪了陳皇后。
麗嬪有些坐立難安,訕訕地說了句“本宮沒那個意思,說笑而已,東西當然是要留給小公主的,畢竟那是咱們宮里最小的孩子,我們這些人可都疼著呢。”
話雖這樣說,但今日被白鶴染和康嬪聯手懟,麗嬪心里實在是痛快不起來。特別是白鶴染懟她,就更讓她生氣。因為康嬪在宮中多年,兩人你來我往的交手過不少次,早就習慣了。且二人位份相當,誰輸誰贏也沒多丟臉。
但白鶴染不同啊,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而已,雖然叫了陳皇后一聲母后,但那也不是親閨女,也不是真正的公主,她憑什么要挨這么個小賤種的懟文國公府有什么可囂張的
陳皇后見麗嬪在那種憋著壞主意不說話,也懶得理她,只一臉慈愛地對白鶴染說“你跟靈犀姐妹情誼重,母后都懂得,這荔枝就你姐妹二人一人一半,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