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以來,白鶴染的形象在他們心中已經高大到與仙女無異,因為沒有白鶴染就沒有他們的新生,沒有白鶴染,今日在場的許多人怕已經成為了一具冰冷尸體,已經被拉到荒山深入焚燒掩埋了。
他們視白鶴染為恩人,活命之恩永生永世都報答不盡的,所以在人們心中早就已經暗下決定,要一生都追隨著天賜公主。哪怕一個是皇家公主,一邊是卑微草民,哪怕以后再難見到天賜公主一面,他們都要追隨著天賜公主的腳步活下去。
天賜公主行醫為善,他們就也為那些窮苦病人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天賜公主開辦學堂,他們就也為那些終于能夠讀書習字的孩子做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是夏日里幫著孩子們提一桶井水,冬日里幫著書院拾幾捆柴火;
如若天賜公主有難,那他們這些曾經被她救過性命之人,就是拼上自己的一條命,也要護天賜公主周全。到了那時,他們會從四面八方聚到一起,為天賜公主筑起堅固的堡壘;
哪怕天賜公主有一天要造反,他們,都義無返顧。
白鶴染早就同他們說過,要將癆病村重新改造,改成村鎮,讓因病而無家可歸的人們還留在這里生活。她還會在這里開醫館,辦學堂,讓他們的子孫后代都能有個好的出路。
其實人們在心里一直都盼望著新建成的村鎮能歸白鶴染管,因為他們如今只相信白鶴染了,因為從前朝廷對他們采取的態度是放棄,是等死。就只有白鶴染沒有放棄他們,且力排眾議,以公主之尊來到癆病村,冒著被染病會死亡的風險救活了他們。
雖說之前的等死也怨不得朝廷,畢竟這種病千百年不得治,不把他們集中隔離,會傳染給更多的人,不比疫情好到哪去。
可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癆病村的那種凄涼,沒有親生經歷過的人是無法感同身受的。所以他們不相信朝廷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有許多人即便是選擇留下來,心里也是惶恐不安,對未來沒有一點設想,完全想像不到自己今后的生活會是什么樣。
可是韓天剛的圣旨宣讀之后,好像從前那些理不出的頭緒一下子全都理明白了,從前那些看不到的未來、不敢奢求的希望,一下子全都由虛變實,從遠在天邊,變成了近在眼前。
當夢想成真的這一刻,人們竟是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于是有人戰戰兢兢地問韓天剛“府尹大人的圣旨是真的皇上真的要把這塊地方劃為封地,賞賜給天賜公主”
也有人問“圣旨的意思是,以后天賜公主就是我們的父母官,東秦朝廷管不著我們了我們只聽天賜公主一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