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申哥,這事我幫你問一下,三天之內回話。”劉正宇也沒有客套,直接應承下來。
申剛看到劉正宇這般爽快,心里很是高興,舉起酒杯又和劉正宇干了一下。
接下來的兩天,劉正宇利用空余時間了解退耕還林政策,同時還認真研究了縣里的相關配套文件。
把政策方面的東西搞清楚后,劉正宇特意拜訪了縣林場的一個老工人,詳細了解了在清陽山上種植楊松的可行性,同時對整個項目進行測算。
申剛聯系的村里,有五百余畝的荒山要對外承包,聽申剛的意思,村里每畝每年的承包費為二十元,如果自己承包二十年,則一畝荒山的承包費共計四百元,如果自己承包五百畝,單是承包費就在二十萬元,當然,這筆錢不是一次性支出,而是分二十年支付,一年支付一萬塊。
但承包費僅是其中的一項支出,荒山承包之后,還得請人砍荒種樹,前五年還得請人管理,這樣算下來,第一年投入至少在三萬元以上,而第二年到第五年,每年投入約兩萬元。
不過,前五年自己植好的樹經過驗收后,每年可以從政府手里領到補助款一萬塊左右,這樣算來,第一年投入為二萬,第二年投入為一萬,第三年投入一萬,第四年和第五年補助款正好填了承包費,第六年到第十年每年就只需付承包費一萬塊就成了。
而且按照申剛所說,如果承包費一次付清,還可以減辦,也就是說,只需付十萬元,就可以在清陽山上獲得五百畝荒山的經營權。
劉正宇是學經濟的,自然把里面的賬算得一清二楚。
不過,他這一算之下,發現自己如果要一次性付清,恐怕手里的錢就會所剩無己,自己投在股市的錢,現在也不知道情況何如。
想到這里,他跟向世高打了電話,問他有沒有承包荒山造林的想法,可惜向世高對這個不感興趣。
就在劉正宇猶豫間,申剛打來電話,說縣里為了鼓勵大家承包荒山,已和縣農行協商好,承包人可以從縣農行貸款。
既然可以從縣農行貸款,劉正宇不再猶豫,借著跑工地的機會,拉上申剛到他所說的地方仔細觀察了一番,然后和申剛一道去村里簽了承包合同。
沒想到去村里的時候,劉正宇碰到耿家民。耿家民得知劉正宇承包了他們村里的荒山,就說如果以后造林需要人手,可以直接找他。
聽到這話,劉正宇十分高興,他正愁這荒山承包后,從哪里找人去造林和管理,現在耿家民自告奮勇愿意幫忙,他可就放心了。
和村里簽了承包合同后,劉正宇先預付了一萬塊的承包費,然后拿著在鎮政府備了案的合同,到縣農行辦理貸款手續,從縣農行貸了十萬塊錢出來,將承包費一次性付清。
剩下的一萬,劉正宇已想好,留作開植樹的工人工資。
申剛沒想到自己覺得天大的難題,竟然讓劉正宇一下子解決了,頓時心情大暢,又硬拉著劉正宇好好喝了一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