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剛才劉正宇說了第一點,這時大家自然等著他說第二點了。
“剛才我說了第一點,我接下來要說第二點,居民代表們,縣里為了順利完成舊城改造,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不說,還得想法設法籌措資金。大家知道,要想將這片舊城區改建成一個漂亮、舒適、宜居的新城區,需要海量資金的投入,而要解決如此多的資金,光靠上級部門的撥款,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要知道全國像我們縣這樣的情況多得海了去,國家根本沒有資金來解決這個問題。那既然國家沒有足夠的資金,我們這個事是不是就不搞了,那也不行,畢竟一個地方只有發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好,所以,經過縣里反復研究,決定將舊城改造和商業開發集合起來。這是什么意思呢……”劉正宇詳細講解了縣里準備引進大型房地產企業,對這里按照縣里的規劃進行綜合開發的思路,為在座的代表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后,又開始講第三點,那就是新城建好后,因為有超市商場等涌入,可以吸引很多人前來投資經商、購房居住,只要人氣一上來,這里就會有很多機會,原來的居民也就多了很多謀生的門道。比如超市的收銀員、導購員,比如電影院的工作人員,比如小區的保安保潔等等。
說完三點后,劉正宇望著幾位說道:“居民代表們,我知道你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這個難處怎么解決,我看只能我們大家靜下心來,在政策許可的范圍內進行協商解決。在這時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在你們沒有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前,我們拆遷辦絕不會對你們現有的住房進行強拆,而且因為拆遷導致你們飲水困難,我已責成自來水公司特事特辦,為你們架設臨時管道進行供水。只是用電是個問題,這也是我把你們叫來的主要原因。大家知道,我們舊城區原有的供電線路已經老化,供電線路一定會在拆遷公司進場前進行拆除,這也是為了確保大家的生命安全,而供電線路拆除后,再為你們這十五戶架設臨時供電線路是不現實的,因為那是不符合用電安全規定的,對這個問題如何解決,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聽到劉書記保證不會強拆他們的房屋,這六人多少放下心來,這次的談話是要記錄在案的,想來堂堂一個縣委副書記,說過的話不會不認賬。
更重要的,是劉書記還保證不會斷水斷電,水的問題已有解決辦法,但用電的問題,卻是一個大難題。
剛才劉書記已經說了,架設臨時供電線路是不符合用電安全的,一旦因為這個出了人命,那后果就嚴重了。
周圍建筑都拆遷了,自然供電線路也沒有了。
孫大華聽到這里,也意識到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沒有電的日子,你讓人怎么過啊。
“劉書記,沒有電你讓我們怎么活啊?”孫大華不由叫苦。
這時的孫大華,才知道釘子戶并不是那么好當的,周圍的建筑拆遷后,不但可能沒有電,甚至連電視也看不了,更重要的,一旦周圍開始拆遷,自己的房屋就算不拆除,也可能被漫天灰塵籠罩,甚至連進出的路都沒有。
妻子在家門口擺放的小攤,肯定不會有一個顧客,誰會冒著吃灰地風險來買東西,更別說家里還有兩個七十好幾行動不便的老人。
可如果在拆遷補償協議上簽字,那一家人以后的生活又該怎么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