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這是我女婿劉正宇,正宇,叫何叔。”寧致遠和何海全握了握手,然后轉頭望著劉正宇道。
“何叔叔新年好!”劉正宇立即禮貌地說道。
“呵呵,小伙子長得不錯,正宇,我和你岳父是多年的好朋友,你到了我家,就跟到自己家一樣,走,我們進去。”何海全的眼神在劉正宇提著的禮物上一掃而過,臉上露出親切地笑容。
三人進屋后,自然劉正宇禮貌地說這是晚輩的一點心意,還請何叔叔務必收下之類,何海全從小就和寧致遠認識,兩人一道上學,后來又一同下鄉,再加上兩家的關系也不錯,說是發小也不為過,這時自然不會在這種小事上拘泥。
在客廳坐了一會兒后,何海全就把寧致遠和劉正宇帶進了書房。
兩位長輩聊了一會兒后,何海全就關切地詢問起劉正宇的工作情況,劉正宇自然帶著激動將自己這些年的工作簡單作了匯報。
劉正宇匯報完后,何海全望了寧致遠一眼,沉思了一下道:“致遠,中央現在對干部的使用越來越規范,其要求也是越來越嚴,不過,加大對年輕干部的培養這一條卻是一直沒有改變。正宇在松陽縣擔任縣委書記快三年,按照干部使用相關規定,暫時還不符合干部提拔的條件,對了,中央準備啟動干部交流計劃,有地方干部到中央部委掛職鍛煉,也有中央部委干部到地方掛職鍛煉,另外還有內地的干部到沿海地區掛職鍛煉,正宇人還年輕,多增加點閱歷是好事,要不,爭取去交流鍛煉一下。”
“老何,對干部的使用政策,你比我更加了解,說實話,學軍在湖東市任職,如果再讓正宇在松陽縣擔任縣委書記,這是不符合政策的,再說,正宇的事,我又不便多說話。這段時間,我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如果能交流到中央部委或者是沿海地區掛職鍛煉一段時間,那是再好不過了。這事恐怕還得你在適當的時候,幫他把把關啊。”寧致遠壓低聲音說道。
“致遠,看你說的,培養好年輕干部,是我們這些搞組織工作的人的工作職責,再說,我聽說正宇在松陽縣搞得不錯,對像他這樣有能力的干部,組織上自然要多多培養。”何海全就笑著說道。
到了他們這個級別,有些話自然是點到為止,并不會說得很透。
寧致遠和劉正宇在何海全那里呆了一個多小時,就禮貌地告辭離去,當然,何海全在送兩人出來時,還是熱情邀請劉正宇隨時到家里做客。
在燕京跟著寧致遠拜訪了幾個領導后,劉正宇就帶著妻子回到寧州,汪志文得知劉正宇回來,自然帶著妻子到他家里來坐坐。
劉玉瑤在寧州市委組織部的工作十分順利,再加上汪志文順利當上了古河縣委書記,自然兩家人的聚會充滿歡樂。
晚上的時候,劉正宇聯系了林劍南,得知老師在家里,就又和汪志文夫婦到林老師家里坐了坐。
當然,去林劍南家里,寧瑜佳還帶上了兒子,林劍南和郭師母看到劉星晗,自然十分喜歡,最后還塞了一個大大的紅包。
到老師家拜年,禮物之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種心意,其間自然免不了到書房和老師談話。
林劍南在靜安市擔任市長,對整個平西省政治格局的認識,自然比兩位要高遠得多,其間自然就談到了劉正宇的事。
因為干部交流的事現在上面還沒定下來,劉正宇自然不會透露,只是有些落寞地說一切聽組織的。
林劍南原本也想過通過曹杰,設法讓劉正宇到靜安市去工作,不過隨后一想,到了靜安市,自己也不可能把他推上副廳級的位置,至于讓他去下面的縣擔任縣委書記,這里面也有很多難處,畢竟自己不是市委書記。
而且就算是市委書記,想要順利安排劉正宇的位置,自然就得動其他人的位置,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至于讓劉正宇到靜安市政府任職,林劍南也覺得并不是上上之策。
劉正宇和汪志文陪著林劍南喝了一瓶茅臺后,吃了點飯就告辭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