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指揮部領導的結構而言,市委政府對這項工作不可謂不重視,你看,市委書記親自擔任總指揮,市長擔任副總指揮,可譚明知道,這兩位領導,并不會插手具體的工作,這兩個城中村改造的重任,其實是壓在自己肩上。
這個工作如果完成得好,書記市長自然有功,而這個項目如果出了問題,自己絕對是第一個被推出去的擔責者。
譚明在得知這個事要落到自己身上時,也曾打算聽一位好友的意見,請病假去省城治病,但后來還是打消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
自己是分管城建的副市長,如果在這個時候請假逃離,自己在領導心目中的地位一定會一落千丈,甚至自己的仕途到此終結。
譚明副市長今年才四十四歲,他還想在這一年內做出成績做出亮點,看能不能前進一步。
可是組織上給他配備的兩個副手,又讓他大為頭疼,劉正宇是市長助理,雖然是掛職鍛煉的干部,但和羅市長走得很近,而羅家琴這個市委辦副主任,又是市委秘書長龐云舒的心腹愛將。
龐云舒是什么人,那是鄭書記最得力的部下。
也就是說,羅家琴其實是代表鄭書記來的,雖然按照分工,她負責辦公室的日常工作、后勤保障,組織人事等等。
自己要想讓羅家琴一心一意按照自己的意圖工作,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唯一的依靠,譚明還是認為在激發劉正宇的工作熱情上。
這次動員大會結束后,平海市棚戶區改造工作就正式啟動,指揮部并沒有設在市委,也沒有設在市政府,而是設在離唐壩區委政府不遠的區規建局的辦公大樓里。
唐壩區規劃局是去年才修建的大樓,當時在修建時,區里的意思是將國土局,規建局,城管局等集中在一起辦公,可誰知新辦公大樓修成后,上面對超標的辦公場所進行清理,區里算了一下,就是將國土局、城管局等集中在這里,核算下來也是超標,再加上國土局和城管局等搬到這里后,空出的辦公樓算到區政府,區政府那邊也會超出標準。
于是區委開會研究之后,決定國土城管等部門仍然留在區政府的大院內,而規建局這邊的新樓,只是將一樓二樓交給規建局使用,上面的三到七樓,卻暫時空著。
棚戶區改造工程指揮部成立后,按照市委的意見是單獨找地方辦公,于是,經過一番研究之后,就將指揮部設到了區規建局的大樓里。
工程指揮部雖然總指揮和副總指揮是由書記市長擔任,他們并不會經常在這邊辦公,但三個主任卻要常常留在這邊負責處理具體事務。
再加上抽調的工作人員等等,一下子就將三樓四樓全部占了。
指揮部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自然由羅家琴同志負責,不過,在指揮部辦公室的工作沒有走上正軌之前,劉正宇還是要全力協助譚明主任的工作,同時幫著羅家琴忙這忙那。
辦公室的布置這很簡單,市委辦和政府辦行政科的同志,都是這方面的行家里手,羅家琴在市委辦那邊,行政科正好是她分管的范圍,于是行政科的副科長蔣潔被抽調到指揮部辦公室擔任總務主任,帶著科里的六個年輕人,馬不停蹄的聯系銷售辦公設備的商家,開始布置指揮部的辦公室。
將辦公室布置交給了蔣潔后,羅秀琴和劉正宇商量了一下,就來到了譚明在市政府的辦公室。
“譚市長,這是指揮部擬出的抽調人員名單,我和正宇主任已經商量過了,你看一下還有什么要調整補充的。”走進譚明的辦公天,羅秀琴拿出一份名單,一邊遞給譚明,一邊說道。
指揮部要正常運轉,自然要抽調一批工作人員,畢竟指揮部下面來有政策法規科、征地拆遷工作組、規劃綜合科、招商引資科和拆遷安置辦等等相關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