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大人呢”
“縣令大人不管這件事嗎”
又聽得手下的儒生無奈道。
“縣令大人上街放鞭炮與民同樂去了”
聽得手下儒生的匯報,大成縣的學正只覺得一股熱血直沖腦門,“噗通”一聲,跌坐在了地上
就在其他人爭著要去扶他的時候,這四十多歲的學正頓時就像發了瘋一樣大喊了起來。
“荊條有沒有柴房里燒火的荊條還有沒有了”
“爹,你要荊條干什么呀”
他最寵愛的小兒子一把抱住老子哭喊道。
“爹,您是不是得了失心瘋拉”
誰知這學正反手“啪”地給了自己兒子一記耳光,咆哮道。
“把荊條讓我背起來,備馬,我要去追秦師”
“向他負荊請罪,叫他饒我們大成縣儒館一條生路”
聽得學正的話,赴宴的人群頓時慌了
“我去備馬”
“荊條還有嗎也給我來幾根”
“我買,我買還不行嗎”
第二天,整個大成縣都知道了這件事
大澤縣的學正秦楓,冒著大雪前來為大成縣百姓舉報止雪文會
結束后就吃了幾口便飯就連夜趕回了大澤縣
大成縣儒館的人,都以為他沒有辦法止雪,連夜逃跑
其實是人家高風亮節,害怕天亮了百姓太熱情,到時候勞民傷財
實際上,半夜大雪漸止,又刮起了大風,把積雪卷走了大半
大成縣今年的收成也不會受到影響了
結果大半夜,大成縣儒館的學正帶著一眾儒生,追上秦楓的馬車負荊請罪
只不過,這可不是什么美談,而是笑談
秦楓回到大澤縣的時候,就發現了一件叫他哭笑不得的事情。
縣里有緊跟潮流的說書先生把從大成縣帶回來的故事版本,添油加醋地編成了說書故事
一夜之間,就風靡了大澤縣的大街小巷
如此一來,每個月秦楓開壇講學的時候,位置就更不夠了
以前就算沒有位置,好歹可以站著聽講
自從二月份以后,連站著的位置,都賣到了一枚銀銖一個了
到了四月份,就連在墻頭聽道,都已經要一枚銀銖了
除了大澤縣和大成縣,這些老面孔的學子之外,還有更遠的大周縣,大愚縣的學子趕來聽道
倒不是秦楓虛榮,想要這么多人來聽
實在是因為
即便大成縣的學正給秦楓負荊請罪,家長們也不愿意把孩子送進大成縣的儒館了
他們寧可每月一次,來大澤縣買秦楓的站票,甚至是墻票
第三年的新年,書中之靈來的時候,看到大澤縣儒館里堆滿了家長們送來的禮物。
自釀的土酒,自家灌的香腸,自制的年糕,多得把儒館的倉庫給堆滿了,只能曬在露天里
他找到秦楓的時候,發現他的書房里雖然書籍還是很多
而且秦楓看起來,比去年還要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