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古琴是精細活,秦楓前世雖然會戰曲,但會用戰曲和會修古琴,可不是一回事
就好像后世會玩電腦的人,不一定會修電腦是一樣的道理
秦楓可不想匆忙下手,把自己好不容易淘來的這把古琴給修壞了
他原本只是想去儒道小世界翻翻有關古琴的書籍,倒是發現了一個意外的驚喜古琴帶進來了
古琴被秦楓帶進了儒道小世界,也就是說,在儒道小世界三比一的時間流速中
秦楓原本六天的時間,可以拉長到整整十八天,以后秦楓要錘煉琴藝,也可以到儒道小世界中來
等于省卻了三分之二的練習時間
之前的整整六天時間,秦楓在大澤圣院中,除了每天一個時辰為六位舉人弟子答疑解惑,其他時間幾乎都泡在藏書館中
如饑似渴地有關古琴修復技藝的書籍。
因為修琴往往與識琴和奏曲又密不可分,往往觸類旁通
在的過程當中,秦楓每有感悟,有時隨手用筆記下,有時就用手指擬著琴弦,進行彈奏。
就這樣六天時間下來,秦楓前世的琴藝雖已達到余音繞梁的境界,此生再接觸琴道,卻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進入了“返璞歸真”的琴藝境界。
“返璞歸真”之境,相當于戰詩之中的“微言大義”,使用任何戰曲都會有額外的加成
只是前者與文位掛鉤,半圣之前,不可能達到,戰曲使用雖受文位限制,境界卻不受影響
相當于秦楓現在是舉人文位,卻已經擁有了前世儒圣的琴藝境界。
“只可惜我前世醉心儒家劍道,對于戰曲雖有研究,對于琴藝卻是得過且過”
“若是修到那最高的天人合一境界,以我現在的實力,僅憑戰曲,也可以與天武者一較高下了”
“只可惜我現在的文位太低,只有一首秀才文位的列子御風和一首舉人文位的秋塞吟可以使用”
“若是可以使用高山流水這樣的名曲,一曲覆滅上萬妖兵亦不是難事”
至于古琴修復方面,秦楓也是受益頗多。
看書六日,飽讀琴藝名家的作品之后,他終于可以對自己這架古琴動手了。
“其他樂器的修復,破損部分可以直接換新的,古琴卻不能”
“因為換了新的,就會與舊琴不合,音色會大不如前”
“所以必須要先觀其紋,再察其型,辨其聲,再區別它的材質”
“稍有差池,就會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針對這四個步驟,秦楓都是一絲不茍地檢測了一遍。
這把古琴是梅花紋,這一點秦楓從看到它的時候就知道了。
型態卻有別有其他款式的古琴,既非儒道鼎盛時期流行的仲尼式,也非傳自遠古的伏羲式,秦楓對照書中所有的款式,也不曾發現一款一模一樣的琴。
從聲音上聽,破損的古琴要聽其中腐朽松裂之聲、面底堅弱之聲、三虛四實之聲,拍面剎弦之聲,琴音是空明還是沉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