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步,先將邊軍旅打散,編入三萬燕京守軍之中”
秦楓話音落下,邊軍旅老將領鐘離跋、楊洋和班超都是一愣。
但這三人都是秦楓的心腹,想到秦楓這樣做,必然有他的道理,竟是沒有一個人有反對意見
這一幕看在冷云飛和徐猛眼里,都是暗暗心驚
“看來秦楓深得邊軍旅的軍心,說解散就解散,上上下下居然一句反對意見都沒有”
“換成我的燕京守軍,即便我治軍嚴格,但如果取消編制的話,說不定都要嘩變了”
秦楓又說道“以十名燕京守軍,配一名邊軍旅戰士的比例,全部分散編入軍中”
“儒生由武士步行,背著前進”
“當然不是一個武士背四天時間,半個時辰一換”
“這樣等于每個武士,四天的行軍途中,也就背著一個儒生走了半個時辰的路”
“平時軍中負重,都不止一個人的重量了吧”
“基于三萬三千人的基數,一百多名儒生根本不算什么”
“一來可以當作負重訓練,二來可以給儒生和武士之間有溝通的機會”
秦楓這樣一說,本來眾人還覺得“背人趕路”這種行軍方式是有點荒誕的眾人,都感嘆秦楓考慮的周詳。
這樣一說,背人急行軍,四天也就一個時辰,的確不算什么了
秦楓又說道“但儒生不是大爺,他們在行軍途中當然不能什么都不做”
“他們要在行軍途中,通過抄寫戰詩,體會戰詩的意思,并利用念力激發戰詩為武者加成”
冷云飛點頭道“大元帥說的是常武吧,若是有常武的加成,士兵們就更輕松了”
“武士們體會到常武帶給他們的加成效果,也可以轉變他們一貫輕視儒道的觀念”
“真是一舉兩得”
“可是行軍路上,山路顛簸,如何能夠讓儒生練習戰詩呢”
秦楓昨晚就已經想好了,他抬起手來,從須彌戒指中取出一副特制的半身鎧甲出來。
“這是”
只見秦楓取出來的半身鎧甲,前面居然有一個可以活動的擋板,隨時可以放下來,在身前形成一個托盤,可以用來當作桌面寫字
甚至還預料了夾住毛筆和硯臺的凹槽
“這是這是專門為儒生設計的鎧甲嗎”
秦楓當然不會明說這是自己的創意,面對眾人驚愕的表情,笑著說道“我昨日跟姜雨柔公主討論儒生在野外如何寫戰詩的問題”
“她說要么提前寫好,注入念力激發”
“要么就只好取出筆墨紙硯,趴在平整的地面上寫了”
“我想了一想,為什么不能將鎧甲和這個結合起來呢”
秦楓將那套鎧甲遞給冷云飛說道“冷丞相何不穿上試試”
冷云飛穿上鎧甲,自是對秦楓的手藝贊不絕口。
其實這樣的鎧甲,秦楓在前世就造過了,只是還沒有來得及大規模推廣,就隕落了。
秦楓設計出了之后,就到了兵道小世界,讓兵道小世界中的工匠民眾幫助他連夜趕制了一百二十套出來
“只是秦元帥,這樣的儒家鎧甲一共有多少套了”
“難道可以儒生人手一套嗎”
秦楓卻是笑著說道“我早已準備了一百二十套,這不是問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