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在東方紅酒業兼并銀臺縣酒廠的問題上黃紹棠和林春鳴他們也已經探討過一陣了。
兼并已經不是問題,但是如何來實現兼并順利圓滿的完成。
既要讓原來的企業職工利益得到保障,國有資產不會流失,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又要讓兼并主體企業不會因此背上包袱,甚至要影響到兼并后企業的發展,諸多方面都要兼顧,那就沒那么容易了。
現在幾個焦點問題都集中在銀臺縣酒廠這邊,第一,國企職工身份問題;第二,兼并后職工的養老保險問題;第三,部分難以適應新企業崗位的職工出路問題。
另外也還有東方紅酒業方面提出的要在實施兼并過程中進行股份混改和股權激勵的一些設想,這也是吸引了黃紹棠和林春鳴等人注意力的一個亮點。
企業要發展,關鍵在于管理層的核心作用,尤其是在非體制內干部的管理層中,如何來激勵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為企業發展創造財富,這也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焦點問題。
既要確保企業這座廟的利益不至于被方丈給吞沒了,但又要讓方丈們努力為廟工作,促使廟的香火更旺,這個尺度如何把握,通過何種方式來實現,從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到當前處于改革大潮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都是一個探索過程。
在九十年代初的國內,尤其是內陸,這幾乎就是一張白紙上畫畫的嘗試,哪怕是黃紹棠在南粵和中央部委工作過,算是見多識廣,一樣也面臨很多困惑。
實在是沙正陽在方案中所提到的這些東西倒轉去幾年,幾乎都是聞所未聞或者無法想象的,但在改革大潮中,卻不得不面對。
黃紹棠不是沒有擔待和魄力的人物,自然清楚這種突破意味著什么。
他也敏銳的覺察到了沙正陽在方案中還顯得有些語焉不詳的設想,這個時候從他嘴里出來就更為成熟和具有操作性了,在黃紹棠看來,這恰恰是漢都這個內陸地區的大都市最欠缺的一種創新與活力氣息。
改革本來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在沒有可供借鑒的東西時,你就得要大膽的去嘗試。
黃紹棠覺得沙正陽在方案確立的前提上提法很好,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確保職工利益和后顧之憂得到保障,確保企業合并乃至改制之后能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那么這種改革嘗試就應當支持。
沙正陽在方案中沒有提一點,也是現在比較敏感的一點,那就是國有企業性質發生了改變,成為了集體性質的鄉鎮企業,甚至可能會在下一步混改中變成多種成分兼有的混合型股份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