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宛州這兩年,雖然對宛州的發展不太滿意,但是沙正陽還是對宛州的印象有些改觀。
宛州雖然原來在思想和作風上比起漢都、涪崗這些地方落后了,甚至比昭陽和通河都有所不如,但是宛州的干部仍然有不少值得稱道的地方。
瑕不掩瑜這句話來形容宛州的干部還是很恰當的。
尤其是宛州有相當多的軍工企業,這么多年來,這些軍工企業中有不少優秀的干部調出來到地方上,對地方的發展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同樣他們這些新鮮血液注入也使得宛州干部能夠從企業干部中學到更多的發展經濟的理念。
像沙正陽在市委辦接觸到的曲曉偉、貝一河、杜克利,在市經開區接觸到的陸健、奚重山、曹河川,甚至也包括鄭國忠這些干部,都可圈可點。
到真陽后,像丁希慎、夏克儉和方東升,都相當優秀,像楚天瀾和霍叢峰,甚至柳彥,都一樣能力不俗。
有這樣一幫在工作能力上都說得上話的同僚和下屬,沙正陽還真想在真陽好生干一番事業出來。
桑塔納把沙正陽和丁希慎送回了縣政府。
一到沙正陽辦公室,丁希慎就正色道:“正陽縣長,我建議這一段時間暫緩農業那邊的動作,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經開區這邊吧。”
“哦老丁,怎么這么說”沙正陽一邊替對方泡茶,一邊笑著道:“有什么不妥么”
“正陽縣長,你知道現在袁書記的心思都在這邊,為此葛鐵柱的事兒他都按下了,現在有大華塑膠和永合泡沫兩家企業已經敲定,關鍵在于華泰空調項目。”
丁希慎也有些把握不住這一位年輕縣長的心思。
像華泰空調項目如此重要,可沙正陽卻像沒事兒似的,全權交給自己,他自己可倒好,成天和方東升去跑雀巢食品產業園的配套奶牛養殖基地建設項目。
丁希慎這段時間和袁成功碰面時,已經感受到了袁成功隱隱的不滿,尤其是對華泰空調項目遲遲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很不滿意,也就變相的批評沙正陽沒把心思用在正事兒上。
“這個項目舉足輕重,如果能夠落戶我們縣經開區,將是我們真陽經開區建立以來最大的一個項目,也是一個投資上億元的項目,到現在,我們經開區甚至連一個過兩千萬的投資項目都沒有,這也難怪袁書記這么著急。”
沙正陽也聽出了丁希慎話語中隱藏的意思,沉吟了一下,這才開口。
“丁書記,我可以給華泰方面施加一定的影響力,但是關鍵在于我們經開區的基礎設施要跟上,老霍剛接手,a區段土地不夠,難以滿足需求,所以我才希望老霍要把b區段也盡快搞起來,這樣我也可以理直氣壯的和華泰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