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沙正陽又專門分別和丁希慎、方東升、趙建波三人作了談話。
丁希慎那里主要還是工作上的叮囑居多,如此好的局面,哪怕與自己無關了,沙正陽還是不愿意見到受到自己離開影響而出什么狀況,那太可惜了。
而方東升和趙建波那里,沙正陽就是公私兼顧了。
于公當然是談工作,于私也還有幾分私人情誼在里邊。
方東升算是沙正陽到真陽來擔任縣長之后接觸最多的一個副手。
可以說農業這一塊工作,沙正陽基本上沒有操具體的心,也就是在規劃上多過問了一下。
無論是舊營蔬菜基地和蔬菜批發交易市場的打造,還是藿集奶源基地、武城——火坪馬鈴薯基地建設,基本上都甩給了方東升,他就當了一個甩手掌柜。
但就是這樣,幾個基地的建設都推進得很順利,無論是王云祥來,還是后來的首長來,都交出了一張十分完美的答卷。
正因為如此,沙正陽才覺得自己有些虧欠對方。
按照沙正陽的設想,如果當初自己能接任縣委i書記,丁希慎接任縣長,那么夏克儉可以接任縣委副書記分管黨群口,把侯為貴從組織部長位置上挪動到分管經濟工作的副書記。
這樣一來,可以讓方東升進常委擔任常務副縣長是最佳選擇,最不濟也可以讓方東升進常委擔任組織部長。
同時可以考慮調整許亞軍,讓趙建波來擔任縣委辦主任。
只不過這一切都成為了泡影。
正因為如此,沙正陽才希望自己在走之前,為二人爭取一些什么。
沙正陽不覺得自己這有什么不妥,既然人家做出了成績,那么自己向組織如實反映自己的觀點看法就很正常,即便是這里邊可能摻雜一些個人關系在里邊,但畢竟最終都是要從程序上過,葉和泰也好,姚立波也好,自己能發揮的影響力就要發揮到。
在葉和泰那里,在姚立波那里,沙正陽都很坦率的談了自己在真陽工作期間的感受,也談到了自己對幾個干部的看法意見,當然,重點就是方東升和趙建波。
他能做到的也就這一步了,葉和泰和姚立波都不可能表什么態,頂多也就是一句“知道了”,但沙正陽希望對方的這一句“知道了”是真心知道了,記在了腦海中。
他甚至也覺得,對方能不能記在腦海中記在心上,一定程度可能也和自己未來仕途上的走勢有很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