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位沙總立意很新啊,看問題想問題的角度完全和一般人不一樣,難怪這么年輕就走到這么高的位置上來了。
在駐京辦干,居然要先了解掌握公司的發展方向和走勢,分析研究公司近期業務可能會和哪些職能部門和企業單位發生關聯,這就有點兒未雨綢繆的味道了。
“有了方向,你才能知道你該怎么開展工作,我知道大家在駐京辦干了這么久,在京里多少也有一些自己的人脈關系,這就是一筆寶貴財富,也算是你們立身的資本,但是這要結合公司工作,你說你在哪里有多么熟,朋友如何多,但是和公司業務沒關系,十年八年都派不上用場,恐怕就有點兒尷尬了,……”
沙正陽的話淺顯直白,直指核心問題。
集團公司讓在駐京辦干,不是讓你在這里白經營的,你人緣再廣,關系再厚實,但對公司業務發展毫無用處,那也就意味著你在白白浪費公司給你的機會,你就該滾蛋了。
“第二,明確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職責,那么你就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俗話說得好,不打無準備之仗,你在駐京辦工作,既然知道了公司近期要在某一方面有業務,比如要和地礦部某個司局有業務,和央屬某個企業可能會合作,各京里某家外企或者外資銀行有業務開展,又或者可能在鐵路、交通上有往來,那么你該怎么做就不需要我交了吧……”
沙正陽笑吟吟的話語卻讓一干在駐京辦干了多年的老人們都為之汗顏。
工作還應當該這么做
之前這些人雖然也在經營各種關系,但是卻從未想過要和公司的發展走勢結合起來研究分析,更多的都是接到安排了才來琢磨如何聯絡協調。
如果有這層人脈關系當然好,沒有,才臨時來想辦法疏通和轉折聯系,這種被動接招的方式看起來在這位沙總眼中大概就是很不合格了。
“第三,你還需要研究我們企業原來和現在的業務和哪些部門單位在合作,你不能覺得某一項工作好像已經進入正軌了,和我們駐京辦關系不大了,那就不聞不問了,作為企業后續的接洽一樣很重要,相應的,你駐京辦在做好各類緊要工作前提下,依然需要把這些關系維護好,一旦需要你就能馬上派上用場,……”
沙正陽的話汩汩而出,如風行水上,雖然只是一些大框架指向,但是卻給很多人不少點撥啟迪。
不要以為你是老搞這一行的了,但如果你不能迅速適應形勢,那么你一樣會落伍,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