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日如年,如坐針氈。
這是尤萬剛一行人在燕京城里這段時間的滋味。
前往阿拉木圖的先遣隊已經和jp摩根的人先行出發了,估計已經到了阿拉木圖開始開展工作了。
郭志敏提到的武陽煉油廠的幾個奧爾斯克煉油廠那邊有聯系的干部都已經被抽調出來,開始開展工作。
不管這個項目未來如何,但是工作必須要先做起來,不打無準備之仗。
一旦真正阿克糾賓項目成功運作起來,緊接著就是奧爾斯克煉油廠的收購,這每一環都是環環相扣,缺少不得。
這又是一個不輸于阿克糾賓項目的大動作,甚至在意義上將更為重大。
不得不說長河石油和武陽石化這樣的國有企業積累幾十年,還是很有些人才,只要需要,一抓一大把,不像當初東方紅集團草創時那個慘勁兒,都是一人獨擋幾面。
現在在這邊,只要確定了項目和方向,一抽人立馬就能來一大堆,而且并非那種湊數混日子的,都是些想要干點兒事情做出點兒成績來的精干人才,在企業里也是中堅力量。
國有企業的深厚底蘊這個時候一下子就能體現出來了。
尤萬剛也把沙正陽的意見向省委省政府兩位主要領導做了匯報,兩位主要領導考慮顯然要更周全一些,很認可沙正陽的這種方式。
能避免與外經貿部交惡是最好的,畢竟長河能源集團出海戰略已經確定,退一萬步哪怕阿克糾賓項目真的失利,未來長河能源集團仍然要堅定不移的推進走出去戰略,和外經貿部打交道的時候還會很多。
但是兩位主要領導也很擔心沙正陽這種方式的效果,那就是中央領導會不會就此專門對長河能源集團的項目開綠燈,甚至有可能直接拒之門外,繼續要求按照正常程序走。
沙正陽也無法打包票,甚至也不知道成功幾率有多高,但是他知道你不去嘗試肯定沒機會,試一試也不會有什么損失。
而且他也懷疑外經貿部那邊有沒有會受到來自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壓力而“加大”了審核力度,甚至有可能會超出生產審核時間,那就真的可能更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