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代表固然眼睛一亮之后若有所思,而洪副總理則是微笑著輕輕點頭,顯然是對沙正陽的這番觀點還是很欣賞的。
當沙正陽的這一番以長河能源集團這家企業為名義的補充介紹結束之后,整個匯報會也就進入了質詢和挽總階段了。
王云祥和沙正陽兩個人從不同角度闡釋了漢川國企長河能源集團推出的出海戰略目的、意義和可行性,甚至也簡單介紹了初期構想打算和步驟,這道題也就算是擺在了國務院和相關部委的面前。
態度如何其實已經明朗了,洪副總理召集相關部門和單位與會聽取意見,其實就是一個姿態,可以談問題談困難談風險,但是這項工作要支持。
在座的都是人精,自然明白其中奧妙,不過作為職能部門,肯定也要體現自己的存在感,當然也會在指出問題的同時表明自己的態度。
方勁松請示了洪副總理之后,開始點名,從地礦部、外交部、國家計委、外經貿部和進出口銀行這些不為單位開始,請他們就各自角度來對長河能源集團的阿克糾賓項目進行一個宏觀評判。
只是宏觀評估,具體行為那是企業自身問題,風險自擔,從宏觀角度來看存在哪些問題和積極意義,要提出來供首長參考。
地礦部的表態無疑是很正面的。
長河能源集團和中石油在漢川境內的紛爭已經持續了多年,關于勘探權和采礦權引發的矛盾已經成為影響地方穩定的一個重大因素。
而且實事求是的說,國內油氣資源的日益短缺和開采成本的日益攀升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到海外拓展從長遠來看也是必走之路,對長河能源是如此,對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亦是如此,而且應當是越早越好,越快越好,力度越大越好。
外交部的態度也很正面積極。
《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是中國外交舞臺上走出孤立局面的一個重大舉措,雖然中國奉行的獨立自主不結盟政策,但是獨立自主不結盟并不代表不積極參加有利于維護自身利益的國際和地區組織。
尤其是《上海合作組織》這個地區組織中雖然涉及的領域相對較為狹窄,但是這只是現在雖然相關國家聯系日益緊密和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其經濟意義必將慢慢顯現出來,而長河能源集團提出的中哈油氣管線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和嘗試,在這個問題上,外交部的態度很鮮明。
像國家計委也表示了謹慎支持,國企出海的跡象已經初露苗頭,但更多的還是在央企和一些建筑勞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