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說定了,到時候我找上門來,尤高官您可別不認賬啊。”沙正陽心里還是有些底氣的。
97、98年到2000年應該是國企最艱難的幾年,爬坡上坎,但是也是中國經濟爆發增長的幾年,二三產業的迅猛發展,其實也是吸納了很多就業人口。
關鍵在于你能不能會不會做好這些下崗再就業職工培訓和安排。
全數推到社會上去,讓他們自生自滅,讓他們自行去學習培訓新技能,再去找工作,哪有那么簡單的事情
哪怕是在國外有著長久歷史經驗的西方國家也不容易,更不用說在國內這種毫無經驗倉促上陣的地方了。
所以這就需要一個較為完備,有針對性的培訓體系來幫助這些下崗再就業的職工們學習新技能,尋找新崗位,而且還要做到讓他們有尊嚴的就業,這一點尤為重要。
這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沙正陽也沒有那個能耐去影響這個社會,但是他希望能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把這一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讓長川實業成為這方面的一個典范。
返回到阿拉木圖,接下來的工作還有不少。
阿拉木圖作為地處哈薩克斯坦東南一角的第一大城市,它的首都身份已經為時不久了,阿斯塔納將會取代它成為新首都,不過現在它還是首都。
和哈國政府打交道也是相當繁復的,但是卻又是必不可少的。
美國人已經開了一個好頭,jp摩根和代表哈國政府的哈國國資局已經有過接觸,闡明了作為中資企業的長河能源集團的一些想法,幫助哈國政府提升煉油能力和建設新的天然氣加工企業作為贏得阿克糾賓項目的一個潛在性因素。
當然有些東西可以形諸于紙面,但有的東西還只能暫時停留于口頭進行探討。
但只要有這方面的意向,沙正陽相信哈國方面是會動心的。
哈國雖然在油氣資源方面非常豐富,但是其在煉油能力方面上隨著前蘇聯解體和時間推移,設備老化技術更新緩慢已經日益成為困擾和約束其煉油能力的主要原因。
哈國三大煉油廠奇姆肯特、阿特勞和巴甫洛達爾均存在這方面因素影響,當然最大的因素還是來自于資金,技術也是一方面。
哈薩克斯坦中央政府一直希望能夠幫助三大煉油企業進行改造,或者新建煉油企業,以便滿足哈國本國的成品油需要,但是外國油企對這一點卻興趣不大,他們更傾心于哈國尚未勘探開采的沿里海地區的油氣資源。
當中國企業提出了可以在這方面進行合作時,哈國政府當然為之意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