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劍鋒的話讓沙正陽也陷入了沉思。
97年開始的國企改革探索試點,要到98年才真正徹底成型,但是國企改革如何改,這本來就是一個難以一言蔽之的大話題,不可能一種方法包打天下。
從最早的擴大企業自主經營權也就是所謂的給企業“松綁”開始,逐步出現承包制、租賃制和股份制,然后提出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再到抓大放小,最后即將迎來最艱難的攻堅階段,既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抓大放下進一步推進,最后推進國企的戰略改組。
現在即將迎來攻堅階段,國有企業究竟該怎么改,怎么改才能讓企業煥發活力,各地也在不斷探索,既有戰略上的調整,也有戰術上的嘗試。
在沙正陽看來,這種組團競聘實際上也就只能算得上是一個戰術上的嘗試,或許能夠起到一定的成績效果,但是你要說放之四海而皆準,能夠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但就算是戰術嘗試,如果在宣傳上做到位了,一樣也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推廣作用,同樣這對于自己,對于長川實業,對于長河能源,甚至對于漢川省委省政府倆說,意義都不一般。
《半月談》是中宣部委托新華社主辦的,其意義非同小可。
上一次沙正陽的文章就沒能上《半月談》而只是上了《經濟日報》,但這一次《半月談》和新華社卻主動對長川實業的改革表現出了濃烈興趣,這當然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省里邊自然樂見其成。
只不過讓新華社的記者來采訪報道,他們肯定不可能按照己方的意圖來,這些記者,都要力圖從自己的角度來挖掘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來,這樣才能有助于吸引眼球,特別是吸引領導的目光,以此加深自身的存在感和影響力。
再說一句不客氣的話,沙正陽估計這個時候人家新華社的記者要來采訪,恐怕也不是自己能阻擋得住的,頂多自己就是配合不積極罷了,大那樣做又有何意義
除了得罪了這幫無冕之王外,絕對有害無利,還不如考慮如何來盡量減小負面影響的同時,而將正面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霍部長,看來這事兒我們是擋不住的吧”沙正陽問道。
“沙總,您都知道還問我”霍劍鋒也不遮掩,“省里很支持,尤老板鐘老板也是這個意思,要支持配合好,給長川實業乃至長河能源集團做一個免費宣傳,從政治意義到社會意義都要積極向上。”
“既然如此,那行吧,我這邊安排一下,不過他們是不是要先采訪集團那邊”
“嗯,這是避免不了的,集團也要表現出我們對下邊子公司改革的支持嘛。”霍劍鋒笑著道:“放心,集團這邊怎么配合你么長川實業我們都知道,不會搶你們風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