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尤省i長,也是沒辦法,難得回來一趟,遇到老朋友老同事,就免不了啊。”沙正陽感慨了一句,估摸著今天大家得知自己回了宛州,從中午到晚上都別想清靜。
“嗯,也是人之常情。”尤萬剛點點頭,他洗漱完有晨練半個小時的習慣,今天到了宛州,也正好就算是出來走走,“走吧,陪我出去轉轉,我來宛州的次數不多,對宛州的情況也不熟,只有靠你這個向導來帶路了。”
“尤省i長,你還沒吃早飯吧”沙正陽猶豫了一下。
“這宛州城里難道就沒有一處能讓你沙正陽看的過眼的早餐飲食店”尤萬剛反問。
“有倒是有,不過恐怕不在這宛州賓館之周邊,得走一段路呢。”沙正陽大方的道:“就怕尤高官你上午有安排來不及啊。”
“這會兒才七點半不到,我九點鐘才有安排,一個半小時還不夠”尤萬剛一揮手,“走吧,少啰嗦,我自己知道怎么安排,我要在宛州呆三天,跑幾個縣調研,時間還算充裕。”
“哦省i長打算看哪幾個縣經開區和真陽是跑不掉吧東峽和香城,還有宛陽”
宛州的情況就擺在那里,像丹鎮、臨河、大野、桐山、北溪這些縣份是沒啥工業的,當然也不排除尤萬剛就要挑著這些工業基礎差的縣份看。
“都被你說完了,經開區和真陽、東峽,肯定要看,另外其他幾個區縣,就由宛州這邊來安排了。”尤萬剛笑了笑道。
“其實香城和裕城都還是可以看一看的,宛陽也有調研的價值,在如何推進老城區的發展上,宛州做得不是很好,產業經濟始終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特點。”沙正陽離開宛州了,就能相對客觀公正的來評價宛州的發展了。
沙正陽沒問尤萬剛這么心急火燎的把自己招到宛州來干啥,就算是尤萬剛要在宛州調研兩三天,但啥事兒讓尤萬剛兩三天都不愿意等,非得要自己來面談
“宛州是人口大市,但是工業這一塊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與農業人口相比,還很不匹配,周書記和王省i長都專門和我提到,像宛州這樣的核心節點城市,要用工業來帶動城市化進程,以城市化進程來支持工業發展,宛州也是春鳴同志來了之后才算是發展起來,之前表現都比較差,省委省政府還是有些擔心宛州經歷了幾年比較快速的增長之后后力不濟,速度放慢。”
尤萬剛的話還算委婉,但是沙正陽已經聽出來了,林春鳴走后,馮士章執掌的宛州已經出現了一些令人不安的跡象,周遠望和王云祥肯定覺察到了這一點。
沙正陽到不覺得完全是馮士章的責任,準確的說是原來宛州這個人口大市積弊太多,貸帳太多,而林春鳴在宛州呆的時間又太短,所以雖然有些區縣的發展撬動起來了,但是大部分區縣的表現還是不盡人意,或者說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像臨河、丹鎮、大野、桐山、北溪、裕城、龍陵甚至宛陽,這些區縣的發展都沒有太大的起色,真正有較大改觀的就是經開區和真陽以及香城,當然東峽不用說,本身人家也發展很快。
另外沙正陽覺得還是省委有一定責任,驟然將林春鳴和鐘廣標兩個人進行了調整,而換上來的杜國建并無多少實質性的工作經驗,在魄力上也略顯不足,再加上陰朝鳳這個思想保守因循守舊的副書記來分管經濟工作,這就更讓人不樂觀了。
而馮士章對宛州市局面的駕馭能力也不及林春鳴,這也直接導致在一些人事安排和重大事項研究上經常出現難產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