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案郭真和段庸銘、宗文峰都已經商量過,也通報給了作為大股東一方的寧月嬋。
只要產品出來,實際上要形成產能很快,特別是這類電子產品,更多的是通過一些電子元器件的整合組合集成,真正一旦鋪開,產能馬上就能上來,所以三年時間真正要全面鋪開,估計真的能讓walkman市場崩潰。
如果在美國生產的mp3殺入日本市場,估計會讓日本人欲哭無淚,面對早就看日本企業不滿的美國企業的強勢,日本人哪怕再是不滿,也不敢反抗。
“如果可以的話,我建議我們國內生產可以暫時緩一緩,等到美國市場那邊徹底打開,并了結了那些麻煩之后,國內企業再來啟動,反正技術專利在我們手上,我相信就算是美國企業設立了生產線,但是他們的成產成本是根本無法和國內相比的,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沿著他們開辟的市場反攻回去就行了。”
沙正陽想了一陣之后才給出這個建議。
段庸銘和宗文峰在思考了之后都贊同這個觀點。
這種制造型企業的生產線,哪怕現在在美國建成投產,但是其生產成本肯定不會低,當然現在處于獨占期,肯定沒問題,但是隨著其他企業開始進入,產能提升,價格下滑,那么成本優勢就很重要了,到時候恐怕也只有在大陸生產才能和日韓和臺灣的企業競爭了。
“一句話,現在要抓住這段空窗期,先把市場打下來,給日本人的walkman以迎頭痛擊,他們的walkman大賺了這么多年,也該我們的mp3來轉轉風水了。”
沙正陽目光里充滿了希望。
以前他一直覺得自己可以無所不能,知道那么多大勢,而且也不缺資源,只要稍加指點,那么一切就可以隨著自己的指揮棒而動,現在看來還是太天真幼稚了。
基礎條件不具備,各方面條件都不成熟,你就是有逆天之能也只能扼腕嘆息,就像cpu芯片一樣,五年前自己就知道發展趨勢是怎樣的,那又如何
人家英特爾公司的技術積累,你能三五年就能趕上怎么可能
高通同樣如此,當然這一塊要略好,畢竟還有一二十年的時間,互聯網的興起以及智能手機的泛濫,還有些時間。
彎道超車,那你也得要找對路徑,起碼到現在,沙正陽覺得自己已經改變了很多。
像mpeg解碼芯片,前世是斯高柏一家獨享,后來才有億世加入,都是美國人來搶錢,現在不一樣,華海高科和華眾電子的練手就不讓斯高柏獨享,而億世更不知道被蝴蝶翅膀煽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