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是長河集團組建之后的第二次黨委會,之前第一次黨委會相當于是一次見面會,明確分工責任,而這一次就主要是研究工作了。
從大框架上來說沒有太大變化,實際上從去年后期開始,鐘廣標已經開始履行董事長的責任,但是很多具體日常工作卻丟不掉,袁增橋顯然沒有做好擔任總經理缺位時一個常務副總的心理準備,所以很多工作還只能是鐘廣標來扛著。
但現在趙文軒來了,很麻溜的把日常工作接管,而且相當的嫻熟,反應過來的袁增橋已經沒有了多少機會。
雖然在名義上袁增橋仍然是常務副總,但是財務這一塊已經設立了專門的財務副總來分管,自然是盛華明擔任這個角色,這讓袁增橋也頗為失落。
一般說來,集團分管財務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常務副總,一種是專設分管財務副總直接對老總。
這不是趙文軒主動爭取的,想到這里沙正陽不得不承認姜是老的辣,鐘廣標這一招相當的犀利,基本上斷絕了趙文軒和袁增橋之間在某些事情上的合作可能性。
但沙正陽也知道趙文軒是無從拒絕,鐘廣標甚至不需要主動提出來,只要有一絲可能,趙文軒都必須要去為盛華明爭取,否則,他根本沒辦法確立自己的基本盤,盛華明會認為你連這點擺在明面上的利益都不能為自己爭取,我站在你這邊又有何意義
所以趙文軒明知道這是一個餌,他也只能去咬鉤。
這就是一把手的主動權。
企業內部就是這樣,權和利就這么多,你拿多了,別人就拿得少,你要不拿,別人就要拿走,沒什么好說的。
關乎自身利益,沒有推讓這一說。
不過從沙正陽來看,他覺得趙文軒還是太狹隘了一點,過分看重眼前利益,或者說他的自信心不足,擔心沒有自己的基本盤會被迅速邊緣化,這其實也就是一種底氣不足的表現。
鐘廣標的一個試探就戳破了很多東西。
換了是自己,沙正陽就會毫不猶豫的把這個權力交給常務副總。
這本來是就是主流模式,理所當然,既顯示了自己的自信和底氣,同時也符合規則,至于說基本盤,如果你一個總經理一踏進門來就要劃分所謂的基本盤,那只能說明你自己就把自己置于非主要領導的席位上了。
當然,沙正陽也能理解趙文軒的做法,畢竟他是外來者,而且還和集團的主營業務關系不大,這種情形下你想要贏得認同本身就不容易,所以才去鞏固基本盤的做法無可厚非,但是在沙正陽看來,越是如此,你就更應當顯得大氣一些,否則你就會失去了更進一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