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普咽口唾沫,又接著道:“這回我看見了,還納悶那上面的海馬怎么沒了?而且怎么看也沒有刻鑿損壞的痕跡啊!”
蘇也抱著胳膊,問道:“你怎么能確定,這個古銅鏡就是你當時在袁二別墅里見到的那同一只銅鏡呢?”畢竟前后花紋不同了,蘇也和周游還可以憑借銅鏡上的靈氣來進行區分,而張小普又是憑著哪一點確定的呢?
張小普這一次終于笑的比較自信了:“我就是干這行的呀!古代的這些東西都是手工制作,沒有兩只東西能是完全一樣的,每一件都有每一件的獨特之處,只要留心,都能區別……就說這只海馬葡萄鏡吧,我第一次見它時,除了被它精美的工藝所折服,有一點也是比較難忘的,”說著,張小普從蘇也手中拿過海馬葡萄鏡,用手指著一處,對周游和蘇也道:“你們看這里的葡萄,是不是比其他葡萄紋里的葡萄少一個?”
周游和蘇也湊過去看,果然發現銅鏡均勻分布的葡萄紋里,卷曲的葡萄藤中,大都是纏繞著五顆圓潤的葡萄,但只有在張小普所指的地方,葡萄只有四顆,最下面少了一顆。這些葡萄雕刻的雖然細致,但畢竟體積有限,因此要不是張小普指出來,他們還真難靠自己發現。
周游十分懷疑這顆缺少的葡萄十有八九是被白義這家伙給吃掉了,但對于張小普的專業素養,他還是表示了欽佩,同時,也向這位專業人士提出了自己最大的疑問:“你是怎么進來這里的?”且不論張小普來這里的動機,單說外面那個術數密碼的“門禁”,周游就不認為張小普能解開。
就見張小普嘆口氣,愁眉苦臉道:“別提了,我根本就不愿意來,還不是我們所長……”
張小普一五一十地將事情的前因后果說了一遍。原來,在鑒定了海馬葡萄鏡之后時間不長,張小普的所長領導又把張小普叫到了自己辦公室,說有一個搶救性挖掘項目,想讓張小普去一趟。張小普知道,這次的活兒肯定是不好干,或者是極為臟累的,否則也輪不到自己。但他轉念一想,就當是增加經驗了,便隨口答應了,問領導是去哪里,幾個同事一起去,帶些什么工具?
聽見張小普詢問,那位所長領導很難得的有些不好意思,吞吞吐吐說這次的挖掘是由一個什么基金贊助的,那個聽都沒聽過是基金有自己的工人,只要文物所派過去一個人,幫忙在關鍵的地方指導一下就可以了。
張小普雖然平時唯唯諾諾,但對于這種披著學術的外衣搞小動作的事情極為反感,于是斷然拒絕。
所長也知道這種事情不合規矩,被發現了就得被罰甚至被抓,所以這種險他是不會冒的;可是此事又偏偏是袁二公子要求的,所長還不能拒絕,因此想來想去,就只能硬塞給張小普這個老實頭了。這會兒見張小普也不愿意去,這所長立馬拉了臉,劈頭蓋臉把他訓斥了一頓,說他什么不認真工作啦,不聽領導安排啦,不求上進啦……拉拉雜雜數落了張小普個把小時,最后使出了殺手锏,說張小普如果不去,就把他開除!
張小普找工作時吃夠了苦頭,找到這個文物所的工作可是費了不少力氣的,因此極為珍惜,一聽領導說要開了自己,他為了自己的飯碗,也便只好低了頭。
“就這樣,我就稀里糊涂地跟著七個怪模怪樣的人到了這里……”
張小普的話引起了周游的注意:“怪模怪樣的人?他們是不是戴著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