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明本人聽到這一傳聞是哭笑不得,他不是仙人,甚至說連多高的修為也都沒有,怎能貪此虛名?沒辦法,他只能趁著黑夜定期回到原來的山洞那里,抽選一些危害性的確比較大的事情,出手相助,好配的上百姓的殷切期望。
原本想躲開省點心,沒成想反倒得經常半夜奔波,劉若明這才明白師父和兄長經常教導他的“要低調”的良苦用心。
可事已至此,他又不忍辜負了百姓的期盼,生生給自己多加了份牽掛,似乎離他所追求的清靜,越來越遠了呢?
雖然拖累了修習的進度,但劉若明還是堅持定期去檢看香爐下的小紙條,相對于修習的進階,他更不想讓鄉民們失望。這大約也算是性格決定了命運吧。
卻說大約半月之前,劉若明照例趁著夜色,下了險峰,回到山洞那里去看小紙條。這一次,他還沒走到山洞近前,就發現與往日似乎有些不同?
為了避免引起山火,鄉民們都很自覺,一般都是等著香燃盡了,才會離開。夜晚山洞那里沒人,自然不應該有火。
可是那一夜,香爐里仍舊燃著三支香,香火的味道,即使躲在山洞對面樹林中的劉若明都聞得極為真切。
劉若明定睛一看,發現不僅香爐里燃著香火,而且香爐前還跪著一個人。從背影及衣飾上來看,這個人,應該是個女子。
女子口中念念有詞,劉若明就藏身在樹林中,側耳傾聽,想聽那女子在說些什么?
雖然相隔甚遠,但以劉若明的耳力,他要聽清女子的低聲呢喃,卻也并非難事。只聽那女子喃喃道:“仙人在上,請聽小女子一言:小女子九江城南鐘氏阿櫻,求仙人往顧家宅,愿家宅得安……鐘阿櫻唯有寡母在堂,家貧如洗,無以為報,仙人但能使家宅平安,小女子鐘阿櫻愿舍去自身十年……不,二十年壽命……”
如此,自稱鐘阿櫻的女子反復念了三遍,拜了三拜,這才起身離去。
劉若明這才從他藏身的樹林中走出來,往香爐地下摸去,掏出來十來個黃紙折成的小紙條。他將最上面的那一個拿起來,果然看見外面寫著“城南鐘氏阿櫻”的清秀字樣。
“鐘阿櫻”這個名字,劉若明不是第一次在香爐地下見到了。從她留下的紙條數量上來看,這女子至少連續來了一周了。
她口中的“家宅不安”的問題,真有這么嚴重、值得她天天來此嗎?
還有,她一個孤身女子,為什么非要在深夜來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