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葉修文開始說正事,自打背包內,拿出了那個頭骨,給楊萌萌看。
“你看看,這是什么物種”
楊萌萌拿著餐巾紙墊著,抓過那頭骨,而且抱怨的道“你這么抓是不對的,你的指紋會污染了這個頭骨。”
葉修文聽聞楊萌萌的抱怨沒說什么,而楊萌萌,則瞪著眼睛,在仔細觀察那頭骨。
“能有一個初步的判斷嗎”葉修文問道。
“我看了一下,這個頭骨不屬于人類,或者是類人猿的。”楊萌萌很肯定的道。
“那是什么”葉修文追問道。
楊萌萌想了想,這才道“雖然我不敢肯定,但通過其牙齒的排列來看,這應該是一種犬科動物的頭骨。”
“犬科動物它的嘴,不會這么短吧即便是狒狒的嘴,也沒有短成這個樣子。”葉修文反問道。
“不,我這么說是有根據的。因為它的牙齒排列,具備了犬科動物的特征。
大多數犬科動物有42顆牙齒,具有非特異化的門齒,犬齒粗大,裂齒較發達,用于殺死獵物。前臼齒狹窄而尖銳,胎體發育良好。磨牙形成寬闊的表面,可以粉碎骨骼。
這是犬科動物的特征,反而貓科動物的磨牙,就沒有這么寬,也不會有這么強壯。你看看,它多強壯”
楊萌萌說著,還將那頭骨的上下頜,一張一合的給葉修文看。
“那有犬科動物,是直立行走的嗎”葉修文繼續追問道。
“有啊狒狒不有的時候,就直立行走嗎”楊萌萌宛若很奇怪的道。
“我是說,如同人一樣,或者是類人猿。”葉修文道。
“很有這種可能,因為人類的進化,是從五千萬年前開始的。
那個時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子,我們也只能通過考古來發現。
據資料上記載,約5000多萬年前,靈長類動物呈輻射狀演化,從低等靈長類動物原猴類中又分化出高等靈長類動物即猿猴類,如獼猴、金絲猴、狒狒與猿。
在這里備注一下,華夏曙猿比早期高等靈長類動物猿猴類還要古老,基本屬于早期猿猴,也就是說所謂中華曙猿實際上還是猴子,根本談不上人類的起源,如果說中華曙猿是猴子的起源還差不多。
3300萬2400萬年前,從舊世界的猴子狹鼻次目中產生了猿。
埃及發現的最早的古猿原上猿3000萬年以前和埃及猿aegyithec,2600萬2800萬年以前已經具有類人猿的一些性狀。
稍晚后的古猿化石還有森林古猿2300萬1000萬年前分布范圍較廣,在亞洲、歐洲、非洲均有所發現。
東非的原康修爾猿1300萬1200萬年前已經是一種猿,是人類和非洲猿的祖先。以上古猿均為林棲動物,四肢行走,屬于攀樹的猿群。現存的猿中包括兩個類群,非洲猿大猩猩、黑猩猩和人類和亞洲猿長臂猿和猩猩,這兩個類群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界限,顯然,二者的分化發生在1200萬年1500萬年前。
在約1000萬年前至約380或200多萬年前,有兩種過渡時期的化石代表。一種是臘瑪古猿,一種是南方古猿。
許多人認為臘瑪古猿是猩猩的祖先,過去在復原頜骨殘片標本和牙齒分析時出現偏差。因此臘瑪古猿作為過渡時期的化石代表只有相對的合理性。
但是,在這么多的古猿之中,我們還沒有發現,有犬科動物,進化的跡象。
不過,我也不能說你拿來的這個頭骨沒有價值,因為我判斷,這個頭骨年代或許可以追溯到兩千萬年以前。